寶寶用藥你一定要知道的16個要點



 




寶寶用藥你一定要知道的16個要點




文章來源:紅孩子社區網 編輯:海綿


發表時間:2012-1-29





寶寶與成人用藥不同,給寶寶使用藥物時必須特別小心謹慎,因為寶寶的肝腎等多個器官功能發育還不完善,對藥物的毒副作用更加敏感,作為寶寶保護傘的媽媽自然要格外注意啦!







  外用藥膏類的使用要點



  即使同樣都是外用藥,也分為溶液、酊劑、粉劑、洗劑、油劑、乳劑、軟膏、糊膏、硬膏、膜劑、凝膠、氣霧劑等多種形式,其藥物特點各有千秋,使用方法也不盡相同。



  用藥特點



  溶液用於濕敷,酊劑要均勻塗抹;粉劑多擦會結成團塊,洗劑使用前必須搖勻;油劑用後感覺比較潤滑,乳劑則容易清洗;軟膏會阻礙皮膚散熱,糊膏滲透作用稍差;硬膏能阻止水分蒸發,膜劑可以深入皮膚;凝膠會在肌膚上形成一個薄層,氣霧劑噴灑均勻能代替塗佈。



  注意事項



  1 在使用外用藥膏前最好用清水清潔患處,以免肌膚上的皮脂、污物影響藥物的功效;



  2 每次塗抹的藥膏量不宜過多,面積也不宜過大,因為藥物塗層太厚反而會影響吸收;



  3塗抹藥膏時應採用如下方式:在肌膚患處由內而外以順時針的形式輕輕塗抹開;



  4 用藥後必須仔細觀察寶寶的反應,如果表現為局部紅腫或出現搔抓現象,應立即停藥。



   |||



  對肌膚薄而敏感的寶寶而言,最好先在小面積肌膚上試用,沒有不良反應再擴大使用面積,同時應注意不要進食腥、發食物,以免引起過敏反應。



  由於一些外用藥含有激素,所以使用次數每天不要超過2次,使用時間不要連續超過一周。



  寶寶患濕疹時,有時會用尤卓爾,使用時可將藥膏和尿素11調好後再給寶寶抹,這樣激素會少些。



中成藥類的使用要點



  中成藥可簡單分為內服和外用兩種,其中內服劑型多為丸劑、散劑、膏劑、丹劑,隨著製作工藝的提高,目前中成藥的內服劑型變得更加豐富多樣,如顆粒劑、片劑、膠囊劑等。



  用藥特點



  中成藥的丸劑又可分為蜜丸、水丸、水蜜丸、糊丸、濃縮丸、蠟丸和微丸等,對於寶寶來說可能服用起來稍顯麻煩。散劑分為劑量型散劑和非劑量型散劑兩種,前者寶寶服用起來更為方便。顆粒劑比較適用於年齡較小的寶寶,而片劑和膠囊則適合年齡較大的兒童服用。



  注意事項



  1 中成藥非常講究對症、配伍、禁忌和定位,和西藥同時使用時更應注意間隔時間,必須向醫生詢問清楚;



  2 中成藥也有毒副作用,服用前仔細研讀說明書,使用劑量同樣應嚴格掌握,不可隨意購買、不可過量服用;



  3 中成藥保質期短,可以通過觀察顏色和氣味有無異常來辨別是否已經變質;



  4 如就診時醫師無特殊說明和要求,最好不要讓寶寶空腹服用中成藥,以免傷及脾胃。



  |||



  服用中成藥期間,要特別注意飲食清淡,一般忌食生冷、油膩等不易消化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蔥、姜、蒜、辣椒等,也不要吃蘿蔔或飲用綠豆湯。





OTC類藥物的使用要點



  OTC藥是非處方藥的通稱,指的是那些不需要醫生處方就可以直接從藥店買到的藥物。如確無大礙,父母可以根據以前帶寶寶就診時醫師開具的處方臨時對症下藥。



  用藥特點



  OTC中又分甲類OTC和乙類OTC。甲類(包裝盒上是紅色OTC)的藥物可在醫院、藥店銷售;乙類(包裝盒上是綠色OTC)的藥物可在醫院、藥店、超市、賓館等地方銷售。可見,綠色OTC標識的藥物安全性較高、不良反應較小,而紅色最好還是遵醫囑服用。



  注意事項



  1 購買和使用OTC藥品前,請務必認真閱讀藥品標籤和說明書,按照其要求使用藥物;



  2 對寶寶而言,OTC藥物只能起到短時間內對症處理的作用,不可長期大劑量使用;



  3 最好選擇既往類似情況下寶寶曾經服用過的藥物,以免用藥後發生過敏等不良反應;



  4 要針對寶寶的症狀用藥,選對藥物的種類,掌控劑量,不要服用過量,更不可用錯藥。



  |||



  如果用藥後症狀沒有緩解,或病情有加重趨勢,應立即到醫院就診。



  有些抗生素類藥,如希刻勞也在藥店有售,媽媽不要當成OTC類藥自行買給寶寶服用,一定要遵醫囑。





抗生素類藥物的使用要點



  抗生素其實是一些通過乾擾病原微生物生理功能,從而發揮抗病原體作用的化學物質。因此必須經由醫生處方開具,最常用的使用方法包括口服吸收、透皮給藥、肌肉注射、靜脈滴注等。



  用藥特點



  抗生素主要包括青黴素類、頭孢類、氨基糖甙類等若干種,其中一部分藥物(如青黴素和頭孢)在使用前需要進行皮試,以防發生過敏等不良反應,另一方面,按照抗生素的作用不同,又可分為殺菌藥和抑菌藥,使用時應根據感染的輕重、部位、種類及嚴重程度加以挑選。



  注意事項



  1 寶寶生病時,不應自行隨意服用抗生素,使用前一定要詢問醫生,以免出現過敏等情況;



  2 抗生素不可濫用,在使用時一定要遵照醫囑服用,做到早期、規範、足量、用夠療程後停藥;



  3 在服用抗生​​素期間應注意適當給寶寶多喝些溫開水,以便促進藥物的吸收與排泄;



  4 密切關注寶寶的表現,一旦出現皮疹、耳鳴、頭暈、噁心等症狀,應立即停藥,到醫院複診。



  |||



  長期服用抗生素,易使體內產生耐藥性或出現菌群失調,對寶寶的健康不利,所以媽媽對於抗生素一定要慎用,必須遵循醫囑服用。





  四大類抗生素對兒童危害較大,須慎用或禁用:



氨基糖苷類(慶大霉素)、大環內酯類(紅黴素)、氯黴素類(氯黴素)、奎諾酮類(環丙沙星)



  在抗生素的使用上,能口服的不肌注,能肌注的不輸液,任何藥物都要遵循這一原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乳腺疏通諮詢指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