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寶貝的~醫療、照護、成長與發展 (32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新生兒照顧全紀錄

從孩子呱呱落地起,父母就擔負起一生的負擔,這份甜蜜的負擔,又以最初的新生兒照顧最讓新手父母感到壓力,深怕一個不注意,傷害了稚嫩的寧馨兒。其實,只要把握照顧小寶寶基本的安全原則,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新生兒照顧高手,而且,你會從和孩子的互動中發現,這個令您好氣又好笑的小天使,甚至是個小哲學家呢!這些,都將伴隨著孩子的成長足跡讓您細細品味。所以,聰明的您,可千萬別和保母計較工作分擔,可知每一次互動過程,都是前世千百個照面修來的親子緣喔!以下就以最簡單的方式,分享有關照顧寶貝的心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生兒沐浴


1.當您幫寶寶洗澡時,室溫控制約 25-27℃,以免著涼,冬天室內可用電暖器(但切記要小心安全),或可選在一天中溫度最高時洗澡,如:中午,但避免在餵奶後二小時內洗澡,以免吐奶,另外在幫寶寶洗澡時,需動作輕柔迅速,盡量在10-15分鐘內完成,以防寶寶失溫。


2.洗澡前須將用物準備好,以下可供參考:嬰兒衣物、大毛巾、紙或布質尿布、洗澡用小毛巾、嬰兒專用的中性清潔用品、如果臍帶尚未脫落者需準備臍帶護理用品。


3.幫寶寶洗澡前您自己要先洗手。


4.在澡盆中放好適溫的水,先放冷水再放熱水,約38-40℃,可以用手腕內側試溫度。


5.脫掉寶寶身上衣服,以大毛巾包住,抱起寶寶以手掌托住頭部,以手臂托住身體夾於您的腋下。


6.洗臉前盆內不必放入任何清潔用品以避免刺激,以沾濕的小毛巾,由內往外清潔寶寶的眼睛,接著清潔保寶的耳朵及鼻子,不要來回擦拭。


7.臉部清潔後,將托住頭的手之中指及姆指,將寶寶的兩耳向前壓蓋住耳道,以免水進入耳道。


8.以小毛巾沾水清洗寶寶頭部,洗後微擦乾,必要時可以使用嬰兒洗髮精,但記得一定要沖洗乾淨不要殘留,視情況另換一盆水清洗身體。


9.除去包裹用的大毛巾,將寶寶身體輕輕地放入水中,以一手固定對側手臂並托住頭部,一手清潔身體,請注意脖子、腋下、腹股溝、手掌腳趾間等皺摺處的清潔。


10.以一手固定寶寶的對側上臂,讓寶寶趴在您的手臂上,再以一手清潔寶寶的背部及臀部。


11.清潔完畢,將寶寶放於準備好之另一條乾淨大毛巾上,並輕柔的擦乾寶寶身上的水,請特別注意皺摺處之乾燥。


12.包上尿布,穿上衣服,必要時可加包裹保暖。


13.可以在此時用一點嬰兒乳液或嬰兒油幫寶寶全身按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臍帶護理
1.先以75%酒精沾濕棉棒,由臍根部開始,由內往外,環狀擦拭,不要只擦拭已乾燥之表面,而且不要來回擦拭喔。


2.之後再以95%酒精,方法如上,以幫助臍帶脫落。


3.嬰兒洗澡時,肚臍可碰水,洗完後,以大毛巾拭乾,再做臍部護理,儘量避免尿布蓋到肚臍,尿布可往下折,不必用紗布包紮肚臍,因為易導致潮濕、感染。


4.約 7~14天,臍帶會掉落,之後可能會有一點點似痂皮脫落時的點狀出血仍需以75%及95%酒精擦拭消毒至完全乾燥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飲食指導
1.媽媽們應該以母奶餵食,因為這是最適合新新人類的天然健康食品。


2.餵母奶的步驟:
 (1)洗手。
 (2)每天清潔乳房一次,可以再洗澡時執行。
 (3)先調整母子最舒適姿勢:媽媽背部或腹部以枕頭或靠墊支托,用一手支持嬰兒頸部,觀察嬰兒是否舒適。
 (4)使嬰兒盡量張口含住乳頭,包含整個乳暈部份。
 (5)將乳房置於食指與中指之間,不致壓迫嬰兒鼻子阻礙呼吸。
 (6)餵食後,可用手壓下乳房讓空氣進入嬰兒口內,或放一指頭於嘴角且溫柔的壓開它,以免將乳頭強行拉出時造成乳頭破裂損傷。
 (7)兩邊乳房應分餐別輪流餵食,即一餐餵一邊。
 (8)吃飽後記得幫寶寶排氣,可採坐姿或趴在媽媽胸前。


3.若餵食配方奶粉,餵奶間隔時間約每3小時或4小時餵1次。


5.牛奶沖泡方式:先將開水倒入奶瓶後再加奶粉,水溫不要超過42度。(註:奶粉/開水沖泡比例視各廠牌而定。)


6.餵奶姿勢及技巧:將寶寶抱妥後坐於椅子上,將寶寶頭抬高約60度,取小毛巾墊於下巴頸部,即可開始餵奶,餵奶期間若寶寶嗜睡,您可以稍轉動一下奶瓶或輕柔觸碰耳垂或四肢。


7.排氣方式:將寶寶輕俯靠於肩膀,一手成杯狀輕拍於背部,約每餵30~40 cc執行一次。


8.如何增加奶量:餵奶前30分鐘至1小時哭,無溢奶、腹脹情形,隔餐可增加5~10 cc,必要時於回診時可請教小兒科醫師。


9.消化觀察:餵奶前後是否有腹脹或大便性質、次數的改變(軟硬、顏色、性狀、味道),如有異狀,可將最近換下的尿片帶給小兒科醫師判斷。


10.奶瓶消毒方法:
 (1)坡璃奶瓶:冷水時放入,加水煮沸後20分鐘拿出。
 (2)奶嘴:水煮沸時放入5分鐘。
 (3)塑膠奶瓶:水煮沸時放入5到10分鐘。
    (4)家用式蒸氣消毒鍋法:請參照廠商說明,並請注意用電安全及定期清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黃疸
新生兒的生理性黃疸發生於出生後3~5天,可由鞏膜(眼白處)、鼻頭或皮膚變黃來發現。
觀察方法:
1.在白天日光或白色日光燈下觀察。


2.排除微血管的顏色,用手指壓眉心、胸骨或鼻頭處,使皮膚變白以便觀察(正常時,皮膚被壓處應呈白色不應泛黃)。


3.若發現寶寶皮膚發黃發亮、昏睡、棕色尿液(琥珀色)、食慾差、淡色大便,則立即送往醫院做進一步檢查,以確定寶寶是否發生病理性黃疸的情形。


4. 若發現寶寶皮膚變黃及以上之症狀,除適時就醫外,若為哺育母乳者,別急著退奶,應與小兒科醫師諮商再行決定是否暫停餵母乳,暫停餵奶期間仍要維持泌乳即定時排空乳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命徵象之監測
  呼吸:新生兒正常速率是40~60次/分鐘,比大人快,以腹式呼吸,若呼吸時有喘鳴聲,次數異常增加或淺快、有胸骨凹陷、鼻翼搧動,都是異常現象應請小兒科醫師診治。
  體溫:正常約36.8~37.8℃肛溫,測量時在水銀端抹少許凡士林後,放入肛門口約1~2公分,一分鐘後取出即可,注意測量時固定寶寶的雙腳,使雙腳勿亂踢動,尤其小女娃應特別小心放入正確的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生兒篩檢
  為確保您寶寶的健康,配合衛生署與國家級醫學中心、病理中心等合作,於寶寶餵奶3天時,即為寶寶進行5項先天性代謝性異常疾病檢查,以確保寶寶是否需接受特殊檢查及治療。檢查結果若正常,您不會接到通知(1個月後報告會回到病歷中);若異常我們會以電話通知或明信片與您聯絡複檢,屆時希望您儘快回診,但切勿過於緊張,因為這只是初步檢查,最後診斷需視第二次抽血的進一步檢查才能確定。
  為了及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罕見疾病,目前也提供罕見疾病及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的篩檢,執行與發報告的方法都和前述5項先天性代謝性異常疾病檢查相同,可同時併做;另外本院小兒科、耳鼻喉科基於早期療育的理念,希望儘早發現先天性器官異常的缺陷兒及聽障兒、把握黃金治療期、儘早矯治,自91年3月起提供新生兒超音波及聽力篩檢,由各相關專科醫師親自檢查及診斷,相關費用可洽詢嬰兒室。
  


很多人都覺得,我們總是在當了父母之後,才知道怎麼當父母,鍾愛您的心肝寶貝,每一次親子間學習與適應都是愛的記憶,讓我們把握以上的安全原則,共同為做好E時代的好父母往下紮根吧,您的用心將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永不止盡的愛心!


乳腺疏通諮詢指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嬰幼兒副食品製作

     台北榮總營養部 林明潔 營養師 穆懷玲 營養師

  四個月以上之嬰兒,除了母乳(或嬰兒配方)外,可開始逐步添加水果、蔬菜、米(麥)粉等副食品,以滿足生長所需。副食品之質地添加則應以液體狀(如:果菜汁)進步到泥狀或糊狀食物,再進步到細碎食物、塊狀食物,糊狀、泥狀的固體食物最好以碗或杯盛裝,以小湯匙餵食,慢慢訓練貨賞吞嚥及咀嚼食物之能力。幼兒餐飲調製應避免醬油、味精等調味料,而以原味供應為佳。由於嬰幼兒成長速率、味口及進食量之個別差異大,且影饗嬰幼兒進食之因素諸多,家長若有任何副食品餵食與製作之疑問,可逕洽各醫療院所之營養師以提供諮詢。I

副食品之製作:

一、葉菜類

(一)菜泥:

將胡蘿蔔、南瓜、馬鈴薯、蜿豆、高麗菜、覓菜等纖維少或嫩葉之蔬菜洗淨去皮切片,放入鍋內加少量水蒸煮。
煮熟後以湯匙壓碎成泥狀。
(二)剁碎之蔬菜:

將覓菜、菠菜、青江菜、空心菜等葉菜類蔬菜洗淨切碎,放入鍋內加少量水蒸煮。
待菜蒸爛後盛出。

二、水果類

(一)果汁

 1﹒橘子、柳橙:

  (1)將橘子撥開或柳橙切成兩半,將汁擠出。

  (2)初次餵食前加冷開水稀釋後餵之,濃度由稀漸濃。

 2.蘋果、梨子、蕃茄及葡萄:

  (1)將蘋果或梨子去皮切片置於碗內。

  (2)將蕃茄或葡萄置於碗內,以熱開水浸泡兩分鐘後,將問水丟棄,去果皮。

  (3)乾淨紗布將蘋果、梨子、蕃茄或葡萄包起,同湯匙壓擠出汁。

  (4)初次餵食前加冷開水稀釋後餵之,濃度由稀漸濃。

 3.西瓜、香瓜及哈蜜瓜:

  (1)將瓜肉以湯匙挖出,還於碗內。

  (2)以湯匙壓擠出汗。

  (3)初次餵食前加冷開水稀釋後餵之,濃度由稀漸濃。

(二)果泥:

 1﹒選擇熟軟、纖維少、肉多的水果,如:哈密爪、木瓜、香蕉、蘋果等。

 2.將水果洗淨後去皮,

 3.以湯匙以刮取,壓碎成泥。

三、五穀根莖類

米糊、麥糊:取適量之米粉或麥粉,置於碗內,加入適量奶水或開水調糊狀餵食,初次便用,請試原味之米(麥)粉。
餅乾、吐司麵包、鰻頭:寶寶開始長牙時,可給予餅乾或烤過之吐司麵包(饅頭)。
稀飯:

米湯:將米熬煮成粥,取湯汁。

薄粥:將一碗飯煮成三碗粥之濃度。

濃粥:將一碗飯煮成兩碗粥之濃度。
四、肉魚豆蛋類

(一)肉泥、肝泥:

選擇筋少之瘦豬肉、牛肉或雞肉,絞碎後蒸熟。

將豬肝或雞肝蒸熟,後切成小塊搗成泥。
(二)魚:選擇刺少、肉質細之魚,洗淨,蒸熟後搗碎。

(三)豆腐:將豆腐以開水沖淨即可餵食。

(四)蛋:

將蛋置於清水中蒸(煮)熟,取出蛋黃以湯匙壓碎,加入少許開水餵食。

將蛋打入碗內,如湯汁至八分滿,攪勻,還鍋中蒸熟。

4~6個月食譜舉例

體重
(公斤)
熱量
(大卡)
熱量分配
(%)
餵食時間 餐別 食物名稱
8
800 16 7:0OAM 早餐 母奶或嬰兒配方 180C.C
16 10:OOAM 早餐 母奶或嬰兒配方 180C.C
25 1:OOPM 午餐 米糊*
蘋果汁
母奶或嬰兒配方 3茶匙
l茶匙

180C.C
16 4:OOPM 午餐 母奶或嬰兒配方 180C.C
25 7:OOPM 晚餐 米糊 *
菠菜汁
母奶或嬰兒配方 3茶匙
l茶匙

180C.C

 

* 體童及熱量需求,依行政院衛生等82年「每日營奄建議攝取量」表。

米稱量代換表:

l杯=16湯匙=230公克(c.c.),

1湯匙=3茶匙,

1茶匙=3公克奶粉約=奶粉小匙l匙,沖至3Oc.c.水量

(一歲以下嬰兒不可便用成人奶粉或鮮奶)

1盎司=30公克

四個月以上仍以母乳哺育時須額外補充鐵質。

7~9個月食譜舉例

體重
(公斤)
熱量
(大卡)
熱量分配
(%)
餵食時間 餐別 食物名稱

9
900 15 7:0OAM 早餐 母奶或嬰兒配方 210 C.C.
15 9:30AM 早餐 母奶或嬰兒配方 210 C.C.
20 12:00N 午餐 魚肉稀飯
魚肉泥

麵線

胡蘿蔔泥

香蕉泥
 
1/2兩

1/2碗

1 湯匙

1 湯匙
15 3:30PM 午餐 母奶或嬰兒配方 210 C.C.
20 6:30PM 晚餐 雞汁麵
雞肉泥

麵線

菠菜泥
 
1/2兩

1/2碗

1 湯匙
15 9:30PM 晚點 母奶或嬰兒配方 210 C.C.


10~12個月食譜舉例

體重
(公斤)
熱量
(大卡)
熱量分配
(%)
餵食時間 餐別 食物名稱

11.5
1200 14 7:0OAM 早餐 母奶或嬰兒配方 240 C.C.
5 9:30AM 早餐 土司麵包 一片
26 12:00N 午餐 莧菜吻仔魚麵條
麵條

吻仔魚

莧采

蒸蛋
 
1/2兩

1/2碗

2 湯匙

1/2碗

2 湯匙
14 3:30PM 午餐 母奶或嬰兒配方 210 C.C.
26 6:30PM 晚餐 乾飯
豆腐蒸肉丸

蒸肉

豆腐

炒菠菜

蘋果泥
1/2碗
 

1/2兩

1/2塊

2 湯匙

2 湯匙
14 9:30PM 晚點 母奶或嬰兒配方 210 C.C.

 

副食品添加注意事項:

開始時每一次只能餵食一種新的食物,且應由少量(1茶匙=5公克)開始,如水稀釋,濃度由稀漸濃。
每試一種新的食物時,試2-3天,且注意寶寶的糞便及皮膚狀況。若餵食後沒有不良應(如:腹瀉、嘔吐、皮膚潮紅或出疹或便祕等症狀),才可換另一種新的食物;若糞便或皮膚發生變化,應立即停止食用該種食物,並帶寶寶去看醫師,以確定病情。
試過4一5種不同的食物後,可以混合餵食。
最好以碗或杯盛裝固體食物,以小湯匙餵食,以訓練寶寶吞嚥及咀嚼食物之能力,使寶寶適應成人的飲食方式。
最好讓寶寶養成先吃固體食物再喝流質食物(奶水)的習慣,
儘量以天然、新鮮食物來製作固體食物,無需額外添加調味品。
製備固體食物時,注意器具之衛生安全,雙手及食物也應洗淨。
購買時應注意市面上現成的嬰兒食品有效期限,若不能當餐吃完,可冷藏放冰箱中,並於之4小時內食用,吃不完則應丟棄。
添加副食品與餵奶期間,需有耐心。
稱量代換表:

l杯=1G湯匙=240公克(c.c.),

1湯匙=3茶匙,

1茶匙 = 奶粉匙1匙 = 5公克奶粉,沖30c.c.水量
(大奶粉匙l匙 = 10公克奶粉,沖60c.c.),

1盎司=30公克


乳腺疏通諮詢指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副食品參考表★★★★★★★★★

所有添加之食物請選擇比較天然的 不含農藥為優先

1.寶寶副食品的添加過多與不足 都會對寶寶造成傷害

2.注意排便狀況及皮膚是否紅疹 嘔吐

3.長牙階段可予固齒器訓練或牙餅 牙餅只給半塊

4.寶寶三 四個月時 身體發育良好 體重七公斤以上可
考慮給寶寶添加副食品

5.宜採漸進方式 流質 半流質 半固體 固體

6.一次只餵食一至二湯匙 一種副食品添加試驗需間隔1-2星期

7.1歲以前不宜添加調味料

8.食後口腔護理 防止幼兒蛀牙 用乾淨紗布沾開水清理(不宜沾鹽水)

9.可將食物盛於碗或杯內以湯匙餵食 寶寶會覺得比較正式且較重視

10.若選用罐頭副食品 則須注意罐頭冷藏溫度 製造日期及有效期限

11.寶寶有過敏的父母 需延後副食品的餵食
----------------------------------------------------------------------------------------------------------


三個月
母奶 果汁開始 .
嬰兒奶粉 請依指示沖調 請用奶瓶,每次150cc 150cc,每天5次
果汁類:
由酸度低的水果
例如:梨子-蘋果-水蜜桃-西瓜-等
新鮮水果壓擠果汁,1:1等量開水混合 在任何二次餵奶間
每天1次 開始給10cc,可以慢慢增加至30cc

四個月
母奶 米粉/麥粉/果泥 每天餵奶5次
夜間一次可以停餵  .
嬰兒奶粉 請依指示沖調 每天餵奶5次
夜間一次可以停餵 180cc,每天5次 
果汁 新鮮果汁與開水混合 每天一次 以30~40cc為宜
果泥
香蕉-木瓜-蘋果-西瓜-蕃茄-梨子等.. 成熟香蕉 用湯匙弄碎 使寶寶容易吞食
以湯匙輕刮水果表面 切勿用力 以免刮到硬果泥 開始時給予一茶匙,慢慢增加到3茶匙 3茶匙
菜泥
高麗菜-豌豆-胡蘿蔔-馬鈴薯-菠菜-地瓜-等 煮熟到柔軟,弄碎,可單獨餵食或與麥糊混合,一次只給一種蔬菜,再慢慢增加。
蔬菜類又以紅蘿蔔為優先
因為口感最不好 寶寶如果接受了 其他的蔬菜就不是問題了
可用茶匙餵食,開始時先給一茶匙,再依照嬰兒胃口與成長,可增加到6至8湯匙 6至8湯匙
麥精片、麥糊 市售之麥精或DIY麥粉,可與溫水或牛奶混合,成為麥糊;或者與嬰兒奶粉混合用奶瓶來餵。 一茶匙,再慢慢增加到3茶匙 1至3茶匙

五個月
母奶 同四個月,其中一次可以牛奶代替 .
嬰兒奶粉 請依指示沖調 與四個月同 180~210cc
每天5次
果汁 與四個月同 與四個月同 與四個月同
水果
穀類
蔬菜
吐司麵包 烤至棕黃色 讓嬰兒咀嚼,並強壯牙床 1小片
肉泥-肝泥 煮熟,弄碎,單獨或與麥糊混合 開始時給1茶匙,慢慢增加到2湯匙 1茶匙,增加至2湯匙

六個月/七個月/八個月
母奶 每天餵奶4次,餵母奶者應開始漸以牛奶代替 .
嬰兒奶粉 . 240cc,每天4次
果汁 新鮮果汁,開水量慢慢減少至只喝純果汁 可以改用杯子 60cc
水果 七個月開始可以吃生水果 . 3湯匙
蔬菜 . 6-8 湯匙
穀類-粥-細麵- 可與碎肉、蔬菜共煮 1-2茶匙,慢慢增加到1/2碗 1/2碗
吐司 . 1小片
肉/肝 . 2湯匙
下列食物可以在此階段添加 每天1-2次 每次可餵一種新食物 等習慣後再加另一種新食物 等到習慣吃過4至5種不同的食物後 每天可以混合餵食
●寶寶不吃時 不可勉強 以免造成進食恐懼症●
蒸蛋 將蛋打在碗內 加水至八分滿 攪拌均勻後蒸8分鐘 或是用熬煮後的大骨湯去蒸蛋也可以 開始時給1湯匙,慢慢增加到一個蛋 1湯匙至1個蛋
豆腐 煮熟,弄碎即可餵食 開始給1湯匙,慢慢增加至2湯匙,一天
1至3次。 1湯匙至6湯匙

虱目魚-白鯧魚、白帶魚-吳郭魚-旗魚-吻仔魚等 用水將魚煮熟弄碎 要把魚刺去乾淨
瘦肉湯 開始時給每天1湯匙慢慢增加到1湯匙,一天2至3次。 1湯匙至3湯匙

九個月/十個月/十一個月/十二個月
牛奶 每天餵奶三至二次 2400cc每天3至2次
嬰兒奶粉 . 2400cc每天3至2次
水果 請參考六至八個月 請參照六至八個月 請參照六至八個月
蔬菜

豆製品
粥/麥片/細麵等 煮熟 弄碎 切斷
都可以 慢慢增加到11/2
湯匙,每天2-3次 3至5湯匙


十二個月以上
各種食物、牛奶、水果等 一般家常食物之做法 三餐與大人同時吃,上午十時與下午三時可給牛奶或水果等為點心。儘量不要給幼兒吃糖果、巧克力糖等甜食
-----------------------------


副食品作法及餵法

食 品 時  間 作  法 / 餵  法 注 意 事 項

果汁
四至五個月 第一次餵量約1小茶匙 適應後逐漸增加
若無過敏現象 就可改喝純果汁 P.S柑橘類水果易引起過敏 請媽咪們注意
麥精片 視嬰兒是否肥胖再決定由四至六個月開始餵食 先由一茶匙開始而漸次增加。六個月時增加3/4至1碗。 如用奶瓶餵食,奶頭之洞應稍大;麥精片一次量增至1湯匙時,奶粉量不需減少。

果泥

七個月 作法:1.將水果洗淨去皮;2.用湯匙刮取果肉,碾碎成泥成用擦板磨成水果泥。
餵法:第一次只給1茶匙,慢慢增加1至2湯匙 可預防壞血病,保護皮膚粘膜,促進生長

菜泥

七個月 作法:1.綠色蔬菜洗淨切碎加蓋煮熟待涼或加在蛋內蒸熟或放在裡煮熟均可;2.胡蘿蔔、馬鈴薯、豌豆等洗淨後用少量的水煮熟;用匙刮取或壓碎成泥,也可切碎煮在粥裡餵食。
餵法:第一次只給一種蔬菜泥;從1茶匙量開始漸漸增加1至2湯匙 每次均應以新鮮菜泥餵之以保持食物之營養價值;煮菜水勿丟棄,水中含部份之維生素。

蛋黃泥

七個月 作法:1.將蛋煮老 (蛋在冷中煮開始再煮十分鐘);2.將蛋黃取出放在碗中;3.冷開水或菜湯或米湯或牛奶少許,調成漿即可。
餵法:先由1/8個蛋黃開始,以後漸增加
至七至九個月後可吃2/3個蛋黃。 1.調化之漿不可太乾以防噎到嬰兒;2.慢慢餵食,勿操之過急;3.吃後再餵幾口開水,以洗淨口內殘留之蛋黃漿;4.將蛋黃加入粥或麥糊中餵食亦可

烤麵包

七個月 作法:將土司麵包、饅頭切成薄片,用烤箱烤至黃色硬酥狀。
餵法:將餵者之手或嬰兒之手洗淨,嬰兒圍上圍兜;將烤好之薄片讓嬰兒自己啃食 薄片要烤至硬度適當,太軟嬰兒咬大塊時易噎住,太硬嬰兒吃得無味沒有興趣;量亦應適當,吃後應將嬰兒手臉洗淨。

肝泥、肉泥

七、八個月 作法:1.將選購肝臟或瘦肉洗淨去筋;2.將肝臟或瘦肉置於菜板或盤上,用不鏽鋼湯匙取同一方向以均衡的力量刮;3.將刮出之肝泥或肉泥置於碗內加少許冷水、鹽攪勻 (鹽越少越好) 蒸熟或加入粥內煮熟。
餵法:以1兩開始漸增加之,最多每天勿超過兩湯匙1.5兩;一次一種,習慣後可再加另外一種 .註:請選擇新鮮的肝臟或肉泥 最好不要隔天的 能夠買回來馬上烹煮的為優先考量!

細麵、營養稀飯

七至九個月 作法:1.將米煮熟至粥,細麵水開後煮熟;2.瘦肉去筋剁碎,加水少許;3.青菜洗淨切碎;4.將碎菜、碎肉加入粥或細麵內煮熟加少許鹽份調味即可。
餵法:剛開始由1至2匙漸增加至1~2碗。 視兒個別食量情形而增加,勿勉強餵食。

蒸蛋

十個月 作法:1.將一整個蛋打開置於飯碗內,用筷子打散,加少許食鹽;2.加溫水於碗中至八分滿;3.置鍋內或電鍋內蒸熟即可。
餵法:先由少量1湯匙開始;漸漸增加至十二個月一天2個。 蛋打散加水後再用筷子攪之,以免蛋白沈於碗底結硬塊。
----------------------------------
副食品製作方式保存方式參考

豬大骨湯

1.將豬骨洗淨後,放入滾動中的開水裡面川燙,等會血絲都看不見時,將火關掉,洗淨備用.重新加入水與大骨一起熬,也可加入寶寶適應過的蔬菜,熬湯前段滴入3滴醋,熬湯中段滴入2滴醋,熬湯後段滴入1滴醋,可幫助鈣質的釋出, (醋可以使用新鮮檸檬代替) 我都是熬到湯汁變成乳白色才熄火的.
熬一鍋湯所需材料大骨2隻,若是買籤仔骨則30-50元既可.依寶寶食量製作可做10-15份不等,
冷凍室最多保存1星期就好.比較新鮮.

2.湯熬好放冷,將上面的渣滓與油脂全數撈起,或可以放進冰箱覆蓋保鮮膜隔天油脂會黏住保鮮膜,然後再分裝,可放入冰塊盒裡保存,也可用市售之塑膠袋包裝,冰塊盒比較好斟酌用量,一次拿個3-4塊就可,塑膠袋包裝可用奶瓶裝用量,若寶寶喝90就裝100因為加熱的過程中會蒸發許多所以多裝10CC,若有不夠的水量可加入開水補充.

3.大骨湯可用來泡牛奶、調米糊、當水喝…
第一次嚐試只給10CC,依天數酌量增加,10,20,以此類推.
到了第15天可全部使用大骨湯,調米糊可用10CC湯10CC水 調勻

4.我熬大骨湯時都會加進紅蘿蔔與馬鈴薯 一起熬
等湯熬好 紅蘿蔔與馬鈴薯也已經很熟爛了…
在撈起渣渣的同時 順便撈起紅蘿蔔與馬鈴薯
磨成泥狀後再倒回湯裡 這樣一來可用來熬粥
也可用來泡牛奶 一舉兩得 給妳們參考


果汁類蔬菜類-米麥糊

1.葡萄汁米麥糊
將新鮮葡萄洗淨去皮去籽 以紗布袋擠出汁 加入米麥粉調勻 既可以湯匙餵食

2.哈密瓜米麥糊
將哈密瓜切塊以紗布袋擠出汁或是以湯匙將哈密瓜刮成泥狀
加入米麥粉調勻 即可以湯匙餵食

3.蘋果米麥糊
將蘋果切塊以紗布擠出汁或是刮成泥狀 加入米麥粉調勻 既可以湯匙餵食

4.棗子米麥糊
將棗子切塊以紗布擠出汁或是刮成泥狀 加入米麥粉調勻 既可以湯匙餵食

5.另可使用魚湯來調米麥糊
將魚湯加入嬰兒米粉中 以湯匙拌勻成泥狀即可
不需特別烹調冷凍 只要將所煮熟的魚湯 在調味前盛起一些
加入米麥粉中調勻 就可以給寶寶食用了

6.菜湯
蔬菜(葉類蔬菜)放入滾水中煮5分鐘 放涼即可給寶寶食用
也可以用來調製米麥糊 也可以把菜葉磨成泥加入寶寶的米麥裡一起食用

P.S 此食譜適合4-6個月寶寶食用

粥泥-麵泥

1.粥泥
將白米洗淨後放入大骨湯或籤仔骨湯與熬煮至稀爛
粥呈現稀糊狀完全無顆粒存在 就可用湯匙餵食寶寶
(我都是熬3個小時後給塏峻吃)

2.蔬菜粥泥
煮熟後蔬菜 搗碎磨泥加入粥裡 就可給寶寶食用
(我都是用波菜與蕃薯葉 比較容易磨泥)
3.麵泥
將麵條煮爛搗碎 加入開水 成泥狀 再餵食寶寶
(我都是用市售蔬菜麵)選擇不加調味及防腐劑的

P.S此食譜適合4-6個月寶寶食用

蔬菜大骨粥

所需食材:大骨4隻 紅蘿蔔1條(小)馬鈴薯1顆(小)
白米(5小匙) 菠菜2葉(小)

我今天買4隻大骨 紅蘿蔔&馬鈴薯 整鍋滿滿的水...
熬6個小時後 渣滓撈起 紅蘿蔔與馬鈴薯一併撈起備用
湯汁過濾 白米洗淨後加入所熬之高湯...開小火熬...
把紅蘿蔔與馬鈴薯磨成泥狀
我是用3段式磨的 會越磨越細
磨完後把它們都加入白米粥裡一起熬.....
我大概熬了4個小時 白米已經很熟爛了....
然後開始準備菠菜(約2葉)去掉根莖部份 把菠菜切細
放在漏斗 直接到湯裡燙熟 菠菜的營養素就全跑到湯了
菠菜取2小匙 用研磨器磨到泥狀....
然後盛一小碗粥加入磨泥的菠菜 就可以給寶寶吃了

蛋黃泥

製作蛋黃泥~一般市售雞蛋太大顆了 若選用這種..
保存起來會超過很多天 寶寶都吃不完...
建議選擇 純土雞蛋 比較小顆 跟鵪鶉蛋差不多大小
但是比較貴喔~我兒子都吃這個...
我現在考慮要不要養鵪鶉了 鵪鶉每天會下蛋 也比較新鮮
----------------------------------------------------------------------------
因為純土雞蛋很小顆 一次可煮個4-5顆
水煮方式 煮久一點 讓裡面的蛋黃熟透 煮久一點喲...
熟透後把雞蛋放在水龍頭下沖 很快就能撥掉蛋殼..
然後把蛋黃取出 磨成泥狀 磨細一點
研磨器用2次就很細了喔
然後用保鮮袋 全都裝在一起 準備一只布丁的湯匙
每次泡牛奶前加入1匙 先斟酌水量 然後加蛋黃泥
用長湯匙把蛋黃再一次搗碎 再加奶粉與副食品
這樣很容易溶解 寶寶的吸吮也比較順暢.....

吻仔魚粥品

所需食材:米 三寶燕麥和玉米(可加可不加)
菠菜2小把 吻仔魚4兩(50元)

先把三寶燕麥打成粉末(備用)
玉米洗淨 仔細挑選混在其中的玉米鬚 要撿起來喔
不然寶寶吃到吞不下去 我是一顆一顆撿的啦 很累說.....
白米洗淨(洗米水用來洗蔬菜 很好)和燕麥一起加水熬滾....滾後加入玉米一起熬
白米熬到一個階段時 上面會浮一層米湯的汁液
先盛起上面的 放冷後給寶寶喝 或用來泡牛奶調米糊
一定要給寶寶喝喔 這個米湯的營養 不輸給米麥粉喔
(熬粥時要每隔5分鐘攪拌一下 才不會黏鍋)
然後再繼續熬 準備菠菜 不要切
因為切的過程營養會流失
洗淨後 把整株菠菜放進湯裡燙熟
讓營養全部流入粥裡以後撈起 開始切段
然後放入果菜機打成泥狀
我用貴夫人打1分鐘就很細了
可包括 莖 根 葉 一起打成泥
可自行斟酌粥是否已經熟爛了 若已經熟爛了
再加入打成泥狀的菠菜 讓粥滾個3分鐘後
加入我們的主角 吻仔魚小子 這樣就大功告成了
(吻仔魚加入後熄火蓋鍋 讓它利用蒸氣悶熟既可)
P.S由於菠菜打成泥狀粥煮好後是呈綠色的...有點怪...
大人與寶寶皆可吃 大人要吃的話 用漏斗取粥
把湯汁留給寶寶喝 然後大人吃的再自行加入鹽與味素
(每次用給寶寶喝需要先經過過濾才可以)
以上食材必須是寶寶適應過的食物喔!!!

會不會太複雜啊?因為我時間很多 總是做的比較功夫啦.

鱈魚綜合蔬菜粥

所需食材: 菠菜8葉 鱈魚一小塊 紅蘿蔔半條 米半碗

將米與水一起放進電鍋熬煮至熟爛
可再鍋上放一個盤子順便悶爛紅蘿蔔
紅蘿蔔悶熟後 取出切小塊(磨碎)
將鱈魚切碎(視寶寶吞嚥能力)再加入鱈魚碎肉熬煮
菠菜洗淨放進粥裡燙熟後(除去菠菜根莖)
取出 磨成細泥狀後 取一碗粥斟酌加入菠菜泥
就可以給寶寶食用了

塏峻副食參考表

日/食譜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早餐
24H7次 大骨湯牛奶 牛奶加自製米阿乎 大骨粥
蛋黃泥 牛奶加自製米阿乎 大骨湯牛奶 大骨粥蛋黃泥 牛奶加核桃粉

早點心 蘋果泥
蘋果汁
蘋果塊 棗子泥
棗子汁
棗子塊 西瓜泥
柳丁汁 鳳梨汁
蔬菜湯 木瓜泥
蜜桃汁 梨子泥梨子汁
梨子塊 蛋黃泥
黑棗汁
米湯


午餐
24H7次 大骨湯牛奶 大骨湯牛奶 大骨粥蛋黃泥 大骨湯牛奶 大骨湯牛奶 大骨粥
蛋黃泥 大骨湯牛奶

午點心 波菜泥
波菜湯
純米糊 地瓜泥
米湯
雞肉泥 馬鈴薯泥
牛肉泥 蘿蔔泥蘿蔔汁
純米糊 米餅片
米湯
牛肉泥 蘿蔔泥蘿蔔汁
蘿蔔塊 核桃粉1小匙
米糊加雞肉泥

晚餐
24H7次 大骨湯牛奶 大骨湯牛奶 大骨粥
蛋黃泥 大骨湯牛奶 大骨湯牛奶 大骨粥 大骨湯牛奶
晚點心 米糊 骨湯粥 米湯加蛋黃泥 米糊
玉米粥 米糊加蛋黃泥
米湯
骨湯粥 米糊加蛋黃泥
玉米湯 米糊
骨湯粥

睡前點心 牛羊奶
蘋果1小塊 牛羊奶
烹調過蔬菜棒 牛羊奶
芭樂1小塊 牛羊奶
米餅1片 牛羊奶
棗子小1塊 牛羊奶
水蜜桃1小塊 牛羊奶柳丁汁20CC

其他時間,不按照順序給予,1星期更換1次食譜,以免他吃到厭…
以上是我提供的食譜 僅供參考
過敏寶寶添加副食品
需注意 我所有的食用說明
有需要的補充的 妳們再告訴我吧
我有自製米阿乎 所以我是餐餐都加

馬鈴薯是極為營養的蔬果
馬鈴薯熬的湯來泡牛奶是最適合的
當馬鈴薯與奶類製品結合時
是一道健胃整腸的食譜
對於腸胃較弱的寶寶很有益處
媽咪們 不妨試試看

牛肉蔬菜麥粉粥

7個月至9個月寶寶---牛肉蔬菜燕麥粥
約2天份量 每天餵食兩次副食
所需材料:
新鮮瘦牛肉 二兩
菠菜 一棵(大)
葫蘿蔔(小)1/3根(去皮)
蕃茄 半個
水 適量
米 兩大匙(先洗淨)
米/麥粉 1/3杯

作法:
1.蕃茄先以滾水燙過去皮,菠菜洗淨去泥根。
2.水煮滾後將葫蘿蔔先煮五分鐘(加蓋),隨後加入牛肉再煮約兩分鐘即可熄火,等冷卻。
3.將所有材料倒入果汁機中,以高速打至所有材料都成糊狀,在倒入可以放入電鍋蒸煮的鍋子裡,電鍋的內鍋倒入2/3碗水,如一般煮粥至熟透即可。
4.煮好的粥加蓋放入冰箱保存,每次取出要吃的份量,以微波爐加溫之45~50度即可,每次煮好的粥若要保存最好再一星期以內 我都是當天煮當天吃完 適量就好

蛋黃布丁粥

雞蛋的營養,其實是很適合寶寶的高蛋白質食物

蛋黃布丁粥
所需食材:
白粥 120CC 大約半碗
有機蛋黃 一顆
嬰兒奶粉或母奶 一匙

作法:
準備一個耐熱瓷碗,將所有材料混合均勻後,蓋上錫箔紙
放入電鍋中蒸約十五到二十分鐘。

鮭魚蒸豆腐

鮭魚富含寶寶腦部發育 重要營養素DHA 豆腐含鈣質
魚和豆腐都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對於寶寶的發育很重要哦

所需食材:
鮭魚一塊 約半斤(魚肚或魚尾比較嫩)
嫩豆腐 1塊
水 兩大匙
調味料:隨個人喜好 我都不加的

作法:
1.鮭魚洗淨備用
2.豆腐切約1×3×3立方公分,擺在魚的四周。
3.將魚和豆腐放進盤子,蓋上微波爐專用的蓋子
或耐高溫的保鮮膜,放入微波爐約五到七分鐘

雞湯胡蘿蔔綠花椰菜

媽咪們:選擇土雞骨及雞胸肉一起熬湯 加入蔬菜。

所需食材:
雞湯胡蘿蔔綠花椰菜稀飯(二至三次份)
雞湯材料:
雞骨 四兩
雞胸肉 二兩
水 三杯
綠花椰菜  四小朵(約三十公克)
胡蘿蔔(小)半根(去皮)
米 三大匙(先泡水三小時)
調味料:隨個人喜好 我都不加的
作法:
雞骨和雞肉放在滾水中燙半分鐘撈起洗淨(雞骨),和三杯水及胡蘿蔔一起放入有蓋的鍋子中熬煮半個小時到一小時,將綠花椰菜也放入同煮約三分鐘,將雞湯連同胡蘿蔔、花椰菜約一杯半(雞肉雞骨撈除),放微涼後和米一起放入果汁機裡打細,放入一個可以放入電鍋內的小鍋中,如一般煮稀飯一樣煮熟就可以給寶寶吃了。

胡蘿蔔蘋果汁

所需食材: 蘋果 紅蘿蔔

胡蘿蔔蘋果汁的作法如下:
將六分之一段的去皮的中型胡蘿蔔放在碗裡,以電鍋蒸熟以磨泥器磨成細泥,加入一大匙的蘋果汁 混合即可 以寶寶專用湯匙餵食。
如果寶寶可以接受胡蘿蔔的味道,也可以作
胡蘿蔔蘋果米麥糊來餵食

胡蘿蔔蘋果汁米麥糊的作法如下:
將六分之一段的去皮的中型葫蘿蔔放在碗裡,以電鍋蒸熟以磨泥器磨成細泥,加入兩大匙的蘋果汁和兩大匙的溫開水,調入四-五匙(奶粉匙每一匙對三十CC水)麥粉及二匙奶粉,如果小BABY喜歡吃這種口味時,可以將份量調成一點五倍,這樣對四五個月大的BABY是可以代替一餐了

胡蘿蔔牛奶麵

DIY的麵條 自己動手作麵條,麵條裡還可以加一些蔬菜甚至是雞蛋、豆漿、牛奶來強化蛋白質的含量,如果不知該加什麼東西煮麵,即使是白水煮麵 也不用擔心營養不夠哦

自製胡蘿蔔牛奶麵所需食材:
有機麵粉 250公克
有機全麥麵粉 250公克
配方奶或母奶 半杯(鮮奶亦可)選擇不加人工調味的
有機雞蛋 一個
有機胡蘿蔔 一根

作法:
胡蘿蔔先放在電鍋裡蒸軟,取出壓成泥,將麵粉與所有材料混合均勻,用手搓揉至光滑,將麵糰分成五至六塊,每一塊整型之後,蓋上濕毛巾讓麵筋鬆弛約半小時,取出一塊麵團以桿麵棍桿成約一到兩公釐厚的薄片(如有壓麵機就直接作乘麵條即可-呵呵~我家剛好有一台),灑上薄薄的玉米粉或太白粉,折成容易切麵條的厚度,再以菜刀切成約兩公釐寬度的麵條,做好的麵條可以稍微風乾後,分成每次吃的份量後,放入冷凍庫冷凍,可保存二到三個月。

P.S自製雞蛋麵要煮久一點,牙齒不多咀嚼能力不佳的幼兒才能順利食用,自製麵條可以和雞湯或小魚及菜泥一起煮成麵糊

烤鱈魚通心麵

烤鱈魚通心麵所需食材:
鱈魚肉 半杯
紅蘿蔔小丁 半杯
洋蔥丁 半杯
碎綠花椰菜 半杯
熟管狀通心麵 一杯半
牛奶 一杯
PIZZA乳酪絲 1/4杯
純奶油 兩茶匙
麵粉 兩大匙
鹽 適量 可加 可不加 我都不加的
糖 適量 可加 可不加 我都不加的

作法:
紅蘿蔔先蒸熟後切小丁,鱈魚切碎,奶油與洋蔥丁先以低溫炒香,加入麵粉略炒後,再加入牛奶(慢慢加),邊攪拌至濃稠狀,待滾後,將其他所有材料皆加入(乳酪絲除外),小火燜五分鐘後,將通心麵移到耐熱磁碗後,灑上乳酪絲,放入預熱至攝氏180度的烤箱中烤二十分鐘即可。
烤好的乳酪絲可能會比較硬,如果擔心寶寶咀嚼困難,可以將乳酪絲拌入麵糊內再烤。

YOGURT優格

YOGURT(優格)裡含有豐富的活益菌,可以抑制體內壞菌的活動,加上寶寶越大,體內的活益菌濃度會不斷下降,自我防衛能力當然會降低,九到十個月的寶寶可以開始吃優格了,但是市售的優格產品都是鮮奶製品,不是寶寶適合的,另外,香料、甜味劑、色素是市售優格普遍存在的成分,怎樣防止這些對寶寶健康上 有威脅的成分,當然就是自己動手做囉~ 1歲以下的寶寶你可以嘗試以嬰兒配方奶粉代替鮮奶或一般奶粉。

所需食材:
製作優格專用的益菌粉 1包
(建議使用需加溫短時間發酵型的,益菌粉可以在有機食品專賣店買到或是T-Cell裡也有)
嬰兒奶粉(不含蜂膠的)16匙(一匙奶粉對開水60CC的)
溫開水(約四十度)800CC
有蓋磁或耐熱塑膠容器(容量約1000CC以上) 一個

作法:
益菌粉先和少量的開水混合後,再將所有材料在容器中混合均勻,容器加蓋,放進一般電鍋中,鍋底墊一個後底盤,將容器擺在上面,電鍋內放兩杯水,開在(保溫)處,電鍋蓋微開,約四到五小時就可以將優格由電鍋中取出,放進冰箱中,優格必需呈現布丁狀,如果使用識溫型的益菌粉,容器必需不透光,竟置在室內24-36小時(視氣溫高低來決定)。

P.S 製作寶寶吃的優格盡量部要使用室溫型益菌粉,以免增加雜菌污染的機會,另外製作優格的容器,必需事先清洗的很乾淨,製作好的
寶寶YOGURT可以吃一個星期,每天給BABY約120CC的份量。

蛋的變化

過敏寶寶 需注意喔!!
1.水煮蛋黃
將蛋放入水中煮熟,以湯匙挖出蛋黃即可。
2.蛋黃布丁
將蛋黃與蛋白分離後,蛋黃與水以1:1的比例拌勻
蒸約15-20分鐘即可。
3.白玉蛋黃布丁
將豆腐切塊燙過後,與蛋黃布丁攪拌即可。
4.翡翠蛋黃布丁
將蔬菜嫩葉部分洗淨切成細末,加入蛋黃與水1:1的比例拌勻,蒸約15-20分鐘即可

小點心

1.烤土司 (長牙的寶寶 有磨牙床、刺激長牙的作用)
2.土司豆漿 將土司撕小塊加入不加糖的豆漿即可。
3.烤饅頭 將饅頭稍微烤至金黃色即可。
4.饅頭豆漿 將饅頭撕小塊加入不加糖的豆漿即可

稀飯吃法

稀飯副食品的3階段吃法
1階段-稀飯米湯 寶寶3個月大開始
從寶寶滿3個月起,可開始給予寶寶稀飯的米湯;製作時,可以將稀飯煮稀一點,再舀取上頭的湯汁即可。

2階段-稀飯米糊 寶寶5個月大開始
從寶寶滿5個月起,可開始給予寶寶稀飯做的米糊;製作時,先將稀飯煮稠一點,再將稀飯過細篩網,就可得到稀飯做的米糊了。

3階段-稀飯 寶寶6個月大開始
從寶寶滿6個月起,可開始給予寶寶正式的稀飯;剛開始時,可以先煮稀一點(米與水的比例為1:10),等寶寶滿8、9個月起,再煮稠一點(米與水的比例為1:7)給他吃。

水果類說明

腸胃較若的寶寶 可以試試看用馬鈴薯熬的湯來泡牛奶

香蕉 鳳梨 奇異果 芭樂 都有健胃整腸的功效
P.S香蕉還有幫助退燒的功效

容量生病的寶寶 蘋果 櫻桃 可消除體內病菌

便秘的寶寶 芭樂 櫻桃 可幫助排便 通便

抵抗力較差的寶寶 多吃草莓 比較不容易感冒喔

有痰的寶寶 梨子 橘子 都有化痰 防止便秘的功效
亦有止痛消炎之功效....

食慾不好的寶寶 可食用鳳梨汁然後加入少許鹽巴
比較大的寶寶 可以直接食用沾上少許鹽巴

P.S若妳們知道什麼小篇方 也要與我分享喔
這樣我才能更新副食品的資料

通心麵湯

所需食材:
通心麵 20克
蝦仁 15克
高麗菜 2葉
胡蘿蔔 2-3片

做法:
1.通心麵入鍋加水煮熱。
2.蝦仁用米酒與鹽洗滌後沖乾淨 剁泥。
3.高麗菜 胡蘿蔔洗淨,切碎。
4.所有材料一起煮至熟,調味。

糙米腰果奶

所需食材:
糙米半杯 約80g 腰果 5 粒
做法
把它們都洗乾淨後 先泡入 1500 c. c. 滾燙的水中
泡個 30 分鐘會比較軟,再用果汁機打成米漿
一定要打得很細,小朋友才會容易下嚥喔
不需要加任何調味料,只要再用小火煮五分鐘就可以了

豆漿

所需食材:
黃豆 水
做法:
黃豆洗淨後 泡水4小時(最少) 加入10倍等量的水
用果汁機打碎 用紗布濾去豆渣 煮熟就可以了
若要買市面上的豆漿 最好再煮沸一次 比較安心

山藥粥

所需食材:
山藥 (適量) 蛋(1顆)

做法:
生山藥切碎成細泥狀
倒入米粥中 不停攪拌 加熱至黏稠 加入蛋 鹽適量 攪勻
山藥的選購:
以選擇新鮮, 薯塊外觀平滑平直, 無腐爛為原則
(山藥有假的 媽咪選擇上要小心)
山藥的處理方式 :
食用前以清水清洗外皮 因山藥黏液含有植物鹼成份 會使人在削皮時手感到刺癢 如此可戴手套或以鹽水處理來防止 此外部份山藥在削皮後 表面產生紅褐色之氧化現象 可在山藥削完皮後 迅速放入鹽水中避免此情形發生.
山藥的烹煮方式:
有生食 煮湯 蒸煮等方式 但最好的方式是生食

綠豆薏仁布丁

所需食材:
綠豆75g 薏仁20g 洋菜5g 冰糖(適量) 水10杯(自行斟酌)
做法:
1.先把綠豆和薏仁洗乾淨 用清水泡一小時 兩者同時放入壓力鍋加三杯水一起煮爛 這時把洋菜切細備用 煮好的綠豆和薏仁混合一起用果汁機打
2.打勻之後將綠豆薏仁汁倒進鍋裡 加入洋菜一起煮 洋菜煮溶後 加適當的冰糖 攪拌均勻 就可以倒進布丁的模型裡 放涼以後 倒在盤子裡 可依個人喜好加入水果類食物

米漿

所需食材:
白米1杯 花生6g 冰糖(適量) 水6杯(自行斟酌)
做法:
1.先把米洗乾淨 和炒香的花生一起用水泡一晚上 然後把它放到果汁機中加水打成漿 再把它倒入鍋子裡 用小火一邊煮一邊攪拌一直到煮開為止

2.然後放冰糖 攪拌後讓冰糖溶解 等冷了再喝
對於比較挑食的幼兒來說 米漿是相當不錯的副食品

P.S 可依照寶寶的口味 做多樣變化 如:糙米漿

副食品小插曲
不知道妳們有沒有這種經驗 需要很多的時間與精神
我那天買了8隻豬大骨 一起熬 煮了將近25個小時
將骨髓和膠質熬湯裡 湯汁又濃又香 熬煮成一碗
全進了我兒的肚子裡 我覺得很辛苦 但很值得
我今天很閒 所以還要再做一次 這樣的事情
只希望我的寶貝兒子 健康就好 體重 不是最大的問題

桑椹汁

桑葚汁的煮法 真的很簡單...

所需食材: 冰糖 桑椹

做法:

1(桑椹):1(冰糖) 一起放進去煮 要一邊煮一邊攪拌
煮大概4小時 就可以了
一定要不停的攪拌 不然會糊掉
這是果汁店老闆教我的啦.....
煮好後再依照妳的口感稀釋就可以了

桑樹有雌雄之分 雌樹會結果 果實在初夏呈紫紅色
桑果可以生食 也很好吃
桑果所含的酸味是蘋果酸 此外還含有葡萄糖 葉紅素
維生素A B1 B2 C 色素等等
對於促進食慾 明目 補肝益腎 滋養強壯 養血烏髮
有利五臟 醒腦提神 補虛益氣 等補給的效果


乳腺疏通諮詢指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1N1新型流感 VS 一般感冒症狀 比較表





                H1N1新型流感   VS     一般感冒症狀  比較表



































          H1N1新型流感           一般感冒
  3-6小時內會急速發高燒
  (37.8度以上)且會急速的全身性肌肉酸痛
  逐漸發燒及全身性肌肉酸痛
  約80%以上會有嚴重的頭痛   輕微的頭痛
  無流鼻涕但有咳嗽及喉嚨痛   流鼻涕及咳嗽
  幾乎沒有打噴嚏(較不常見)   打噴嚏
  37.8度以上之高燒會持續3-4天   偶會發高燒
 嚴重的全身性肌肉酸痛、關節疼痛  輕微的全身性肌肉酸痛、關節疼痛
  大多數的人會有發燒惡寒   偶會有惡寒
  持續會有嚴重的疲勞感與虛弱   輕微的疲勞感
  扁桃腺不會腫   扁桃腺會腫
  會有嚴重的胸部壓迫感   無胸部壓迫感




乳腺疏通諮詢指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寶8種睡眠習慣,媽媽需警惕


含著乳頭睡
  含著乳頭睡覺,寶寶醒後就會吮吸乳頭吃奶。這種沒有規律的進食方式,容易使寶寶的胃腸功能紊亂而發生消化不良;再者,寶寶呼吸不暢,導致睡眠不安,甚至可能引起窒息;而且,還會影響寶寶牙床的正常發育,易生蛀牙。


  嚇唬寶寶睡

  有時為了讓寶寶盡快入睡,媽媽常常採用嚇唬的辦法,「如果不睡覺,大灰狼就會來」等等。其實,這樣做反而會讓寶寶的神經系統受到強烈刺激,使他根本不能入睡或者入睡不安穩。況且,寶寶受到恐嚇後,即便是睡著了也有可能做噩夢,睡眠質量大打折扣。

  讓寶寶晚睡

  由於生長激素的分泌高峰是在夜間22至24點,如果晚睡,寶寶體內生長激素的分泌勢必減少,身高便會受到影響。

  搖著寶寶睡

  當寶寶哭鬧不願入睡時,一些媽媽往往會把寶寶抱起來搖一搖,晃一晃。其實,這樣入睡有一種潛在的危險。由於寶寶的大腦尚未發育完全,搖晃會使寶寶的大腦在顱骨內不斷晃動,造成腦部小血管破裂,顱內出血,輕者智力減低,嚴重者肢體癱瘓,甚至死亡。

  寶寶俯臥睡

  一些媽媽喜歡讓寶寶俯臥睡,殊不知這種睡姿並不安全,因為寶寶的口鼻易被阻塞,會引起呼吸困難,甚至窒息而死。最初一些西方國家也主張嬰兒採用俯臥睡姿,但現在都提倡採用側臥睡姿。

  陪寶寶睡覺

  一些媽媽喜歡陪寶寶一起睡。長此以往不但容易使寶寶產生「戀母」心理,形成依賴思想,缺乏獨立自主的能力,而且,如果媽媽睡姿不好,睡熟後在床上翻來覆去,不小心壓住小寶寶的面部,就有可能造成寶寶窒息。

  摟著寶寶睡

  有些媽媽出於母愛,喜歡摟著寶寶睡覺。可是,被摟著的寶寶呼吸不到新鮮空氣,而是吸入了媽媽呼出的廢氣,這對寶寶的身體健康很不利。此外,摟著寶寶睡還會限制寶寶自由活動,難以伸展四肢,影響血液循環和生長發育。

  臥室亮燈睡

  嬰幼兒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差,如果夜間燈火通明,寶寶的睡眠時間就會縮短,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生長發育也會受到抑制。


乳腺疏通諮詢指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6歲健康長高完全手冊


  「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
  一年的春夏季,是孩子生長發育的黃金季節,為了讓您家的孩子能高人一等,我們邀請幼兒專家親臨指導,好讓您的孩子快速長高且健康成長!
  儘管很少有父母希望孩子長得像國際籃球巨星麥可喬登那般高大,但也絕不會把武大郎當成孩子的身高偶像。過去,人們認爲身高受制於遺傳,但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達,可以影響孩子長高的因素也越來越多元。而營養、健康的睡眠習慣、戶外運動和良好的心理狀態,更是幫助孩子長高的「四大元素」。


■膳食篇
  0~6歲是人一生中長高的第一個高峰期。這個時期,營養最為重要。長高,其實長的是骨骼和肌肉,所以,在孩子的日常飲食中,要格外注意的是,讓孩子攝入足夠有利於骨骼強壯、肌肉結實的營養成分。

★飲食應葷素合理搭配
  孩子長高所需的營養,存在於各種食物之中,而蛋白質、鋅、鈣、磷、維生素A等營養成分,可直接影響身高的增長;至於鐵、核黃素、鋅、維生素A等營養成分,亦可影響兒童的食欲和免疫功能,對長高也具有間接作用。

  世界上,沒有哪一樣食品吃了就能長高,比方含有大量的鈣和其他營養物質的牛奶,吃多了會導致肥胖或者沒有食欲;也沒有哪一樣食品絕對不能吃,比方漢堡,即含有大量蛋白質。由於偏葷的飲食,容易使孩子的骨齡提前,長高期縮短;而單吃素食,也容易出現營養不良,導致生長緩慢的現象發生。所以,孩子的飲食應葷素搭配且營養充足。孩子若具有偏食、挑食和吃太多零食等不良飲食習慣的話,爸媽一定要予以糾正。至於影響孩子生長的維生素及食物源詳細介紹如下:

⊙1.以鈣、鋅爲代表的微量元素
  鈣、磷是構成骨骼的重要元素,促進骨骼和牙齒的生長。鋅則是很重要的營養素。慢性中等程度缺鋅患者,會導致生長遲緩;兒童若缺乏鋅,還會直接影響骨細胞的分化和增殖。另外,鋅對生長激素的合成也有著重要作用。

※食物源:鈣、磷——牛奶及奶製品(牛奶中的鈣質最適合孩子吸收)、魚類及水産品(海魚比河魚多)、紫菜等海菜、雞肉、豆類及豆製品;鋅——動物內臟、豬肉、牛肉、貝殼類皆屬之。

※特別提醒:豆苗、青椒、番茄、西蘭花等蔬菜維生素C豐富,有促進鈣、鐵吸收的作用。

⊙2.蛋白質
  刺激長高的成長激素,主要由蛋白質構成。而蛋白質被充分吸收時,鈣才能被完全吸收。另外,肌肉的發育也需要蛋白質。

※食物源:牛奶及奶製品、魚類及水産品、肉、蛋、豆類及豆製品。

⊙3.多種維生素
  維生素D對鈣質的吸收有極大影響,缺乏維生素D會造成小兒佝僂病。維生素B2是成長促進劑。維生素A、B、C 、D可促進體內蛋白質進行再合成工作。維生素A能提高免疫力,並促進骨骺軟骨中細胞的活性,還可經由甲狀腺激素來影響身高增長。

※食物源:維生素D——陽光、食品、蛋。
維生素B2——魚、肉、蛋、海菜、牛奶及奶製品、豆類及豆製品。
維生素A——蛋、魚類、動物肝臟。
其他維生素——蔬菜、水果。 

※特別提醒:豆油、麻油有利於脂溶性維生素溶解。

⊙4.纖維素
  纖維素可清除腸道內對增高有阻礙的有害成分,並促進養分的消化與吸收。

※食物源:紅薯、土豆等塊莖蔬菜;韭菜、大蔥等粗纖維蔬菜。但芹菜、筍等不利於小孩吸收,所以,不能吃太多,爸媽不妨放在包子、餛飩等裏面當作餡來食用。  (待續)


0~6歲健康長高完全手冊(二)


★奶類食物是關鍵
  幫助0~6歲孩子長高的最重要食物,就是各種奶類以及奶類製品。0~1歲的嬰兒,不論是母乳哺餵,還是混合哺餵、奶粉哺餵,每日補充的奶量必須達到700~800毫升。而1歲後的幼兒,每日補充的奶量,可以是配方奶粉,也可以是新鮮的全脂奶粉,但也須不低於500毫升。對於0~6歲孩子而言,牛奶裏的脂肪絕不會引起孩子肥胖,所以,除非您的孩子被醫生特別告誡要喝脫脂奶,否則沒有必要讓孩子喝脫脂奶。而除了牛奶以外,像西方飲食中常出現的奶酪,對孩子長高也很有幫助。

■生活習慣篇
  對0~6歲孩子而言,會對身高發育有著關鍵作用的影響,還有睡眠。因為人體生長激素的分泌,對長高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根據研究發現,生長激素的分泌高峰出現在孩子熟睡時,亦即晚上10點~11點之間。也就是說,在晚上10點~11點之間熟睡的孩子,體內會分泌大量生長激素。

  所以,爸媽一定要讓孩子在晚上8點前睡覺,並讓孩子在晚上10點能進入熟睡狀態方可達到。同時,生長激素的分泌,需要消耗掉部分的熱量,所以,孩子非但不會越睡越胖,反而常會越睡越冷,而睡眠好的孩子不僅會長得高,體重大多也會較為正常。

■戶外運動篇
  0~6歲的孩子,每天至少要在戶外待上2小時,在接受陽光充足照射後,除了能提高體內對鈣的吸收外,又能呼吸新鮮的室外空氣,進而加速身體的自然代謝。至於0~1歲的孩子,則可由大人帶著,每天早晚出門散步各1小時左右,並以孩子感到舒適爲原則。而1歲以後,則可讓孩子多跑跑跳跳。一般來說,早晨鍛鍊的效果要比下午來得好。有的家長捨不得讓孩子走路,即使2~3歲的孩子,還被整天抱在手裏,其實這對孩子的身高發育十分不好。

  爸媽應有意識的培養孩子對運動的興趣,可讓孩子從簡單的跑跳活動開始,慢慢發展至運動性的遊戲。由於運動能加速骨骼中礦物質的代謝,並促進骨細胞對營養物質的吸收,使骨骼強壯、肌肉結實。所以,不同的鍛鍊方法,對孩子身體産生的影響也不同,例如:跳躍可以牽伸肌肉和韌帶,彈跳和跑步能促進下肢增長,而引體向上、垂吊、單槓等運動,亦能促進脊柱生長。但要注意的是,像負重、收縮或壓縮性的運動,比如:舉重、舉啞鈴、摔跤等運動,則不利於長高。

  由於0~6歲孩子身體還很嬌嫩,成人化的運動方式並不適合這般年齡的孩子,像是吊環、打籃球和引體向上等可以促進長高的鍛鍊運動,可以等到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再加以練習。至於適合學前期孩子的增高運動,有跑跳活動、球類遊戲、各種花式跳繩、游泳、騎車、跑步等運動項目。事實上,孩子所做的運動應儘量以遊戲化、多樣化為主,這樣孩子才會對運動產生興趣。

■心態篇
  前面所提的生長激素,會在孩子感到心理壓力、情緒低落時,分泌較少。如果父母經常吵架、家庭氣氛不和諧,或是父母經常嚇唬、批評甚至打罵孩子的話,都會讓孩子情緒低落,並造成其內分泌失調、生長激素分泌減少,導致發育不良的情況產生。所以,爸媽若要孩子長得高,應讓孩子保持良好情緒,並在孩子吃飯、睡覺時,將嘮叨的習慣稍微克制一下,因為說多了,反而會讓孩子構成心理壓力。

*聰明提醒:尊重遺傳
  尊重遺傳,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有的孩子,因為受到遺傳影響,會比別的孩子矮小,但孩子若在2歲後,每年都能長5~6cm,那就說明孩子的生長發育並沒有問題。但若低於這個標準,家長就要帶孩子儘早就醫。

*聰明錦囊:別被商家誤導
  雖然市面上有很多醫療機構打著增高的旗號,但建議家長還是去正規醫院的兒科或小兒內分泌科就診。而對於市場上販售的各種「增高」産品,醫學專家還是建議家長應抱持謹慎態度,不要盲目輕信不實的廣告。  (待續)

0~6歲健康長高完全手冊(三)


※注意:增高的關鍵在於營養均衡。這裏所列出的食物,都對孩子的長高有很大的幫助,但絕非構成孩子日常飲食的全部。

■助長篇
★助長食物點將錄

☆魚類
1.鱈 魚:高蛋白,低脂肪,具有鈣、鐵、磷及維生素A等營養成分。
※特別提醒:鱈魚常年生活在深海中,被公認爲無污染的安全食品,而且骨刺少,肉質肥厚
      ,特別適合嬰幼兒食用。
2.鮭 魚:蛋白質、鈣質、磷酸鹽豐富,還含有維生素A、B。
※特別提醒:成人常生食鮭魚,但幼兒的腸胃嬌嫩,生食不易消化,也不衛生,更不安全
      ,故建議熟食。
3.魩仔魚:蛋白質較多富含鈣、磷、鐵和各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鈣含量在魚類中最高。
4.鯧 魚:是適合幼兒日常食用的海魚中,鈣質最爲豐富的品種之一。
5.蝦:無論是海蝦還是河蝦,都富含蛋白質、鈣、磷等礦物質和維生素A、B等。
6.海參:蛋白質、鈣、鐵質含量高,補腎養血。
7.蟹肉棒:鈣質齊全。
8.各種魚鬆:食用方便、營養豐富。

☆肉 類
1.豬肉:蛋白質、鋅、鐵、維生素B1尤其豐富,營養全面。
2.牛肉:優質蛋白質
3.豬腰、豬心、豬肝:富含蛋白質、鐵、鋅和維生素A、B1、B2。
4.肉鬆:食用方便、營養豐富。

☆蔬 菜
1.菠菜:維生素的寶庫。
2.芋頭:含大量微量元素銅,能促進骨骼新陳代謝。
3.紅薯:胡蘿蔔素及維生素C極豐富,甚至超過胡蘿蔔中的含量。紅薯富含粘蛋白,一種
     醣蛋白,可保持關節腔內的潤滑,還可保持動脈血管的彈性。紅薯還是一種鹼性
     食品,能中和因吃太多魚、肉、蛋等食物,所産生的酸性物質,並能調節人體的
     酸鹼平衡。另外,紅薯由於含纖維素較多,故有明顯通便作用。
4.平菇、香菇、金針菇、雞腿菇等菌類食品:蛋白質、鈣、鐵、磷和維生素齊全,營養豐富
     ,可提高機體免疫力,並增強幼兒體質。
5.大白菜:俗稱「百菜之王」,含有豐富的鋅、鈣和維生素C、維生素B2。
※特別提醒:有的蔬菜中的草酸較高,不易被幼兒吸收,爸媽應避免薺菜、菠菜燒豆腐。由
      於芹菜、蒜苗、筍類食品,因草酸或纖維多,幼兒也不易多食,否則容易産生
      難溶解、不吸收的沈澱物質(三價鈣鹽和三價鐵鹽,易排出體外而流失營養)。
6.各種蔬菜泥:適合嬰兒食用的副食品。

☆奶類及奶製品
*奶酪:富含適合孩子吸收的鈣質,比海魚類還多。爸媽應讓孩子從小吃一些西式食品,營
    養才會更加均衡。

☆豆類及豆製品
1.黃 豆:為優質植物蛋白之王,有「植物肉」及「綠色乳牛」之美譽。其中,蛋白質含
     量高於動物食品,尤其賴氨酸含量多。還有豐富的鈣、鐵、磷,可促進幼兒骨骼
     發育,其中所含的卵磷脂,則對大腦的神經系統很有營養。
※特別提醒:黃豆的營養雖好,消化卻不如黃豆製品,故多食易産懨氣和生痰。
2.腐 竹:營養全面的豆製品,富含優質植物蛋白、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還富含鈣、鐵、
      磷、維生素B1、B2等營養素,被公認是幼兒的助高食品。(待續)


0~6歲健康長高完全手冊(四)


⊙蛋類及蛋製品
*雞蛋:營養全面、容易消化吸收的優質動物蛋白,也是食物中質量、種類、組成平衡最為
    優良者,富含所有的必需氨基酸,和兒童容易吸收的蛋白質、維生素A、D、B2等
    。

※特別建議:蛋卷爲幼兒最愛吃的蛋類品種之一。若在豬肉泥或雞肉泥中分別加入玉米碎泥
      、青豆泥且充分攪拌後,鋪在蛋皮上,即可做成黃綠色各半的如意蛋卷,營養
      美味且效果更佳。

⊙水 果
1.奇異果:富含維生素C。
2.柑桔類:維生素的含量是蘋果的3倍。
3.鳳 梨:具有豐富的果糖、各種維生素及鈣、磷、鐵、鉀等,生津和健胃。
4.香 蕉:含有蛋白質、脂肪,還有多種維生素和果膠、鈣、鐵、磷及多種酶。
5.草 莓:含有蛋白質、果糖和鈣、磷、鉀等多種微量元素及各種維生素,尤其維生素C
      較豐富,健脾和胃。
※特別建議:進餐前後1小時吃水果,可提高機體對鈣、鐵、鋅等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
6.鮮果汁:富含維生素,不含任何添加劑。5個月多大的嬰兒已能喝一點加過水的果汁,可
      攝入豐富的營養,同時也是爲寶寶開始吃副食品預做準備。

⊙營養品
1.陽 光:陽光是維生素D的第一來源,其次才是食物。
2.鈣 片:科學補鈣,並非補得越多越好。
3.魚肝油:補充維生素A、D,以促進鈣的吸收。
4.補充微量元素口服液。

*讓寶寶好睡小法寶
1.舒適、可愛的小床和床上用品。
2.睡前故事書:給寶寶講個故事吧!好讓玩了一天的他回復平靜且安靜入睡。
3.窗簾:讓滿天星星陪寶寶快快入睡。
4.可愛小鬧鐘:早起才能早睡,讓可愛的小鬧鐘改造「賴床寶寶」。

★助長運動點將錄
⊙跳繩
  可改善骨骼營養,並刺激生長激素分泌,以促進手腳協調。
⊙游泳
  促進脊柱和腿骨的發育,能讓孩子的身體比例勻稱。因此,爸媽可以為家裏愛美的小女生,買件漂亮的泳衣,並帶她去游泳吧!
⊙騎小單車
  讓腿部得到充分鍛鍊。這輛小單車可以從3歲騎到7歲,很划算哦!
⊙球類運動
  跳動的球能帶著寶寶跑跳起來。
⊙大龍球
  可以陪孩子度過整個童年的歡樂時光。
⊙運動性遊戲
  能增進孩子的運動量,並讓肢體靈活度增加。

*讓寶寶情緒開朗小法寶
1.不倒翁之類且逗人發笑的玩具:這類可愛又惹人發笑的玩偶,寶寶即使在爸媽責罵下,
  也會破涕為笑。
2.可愛小零食:雖然是沒有營養的零食,卻會讓人心情愉快。因為情緒良好,成長激素
  才會分泌,從這個角度上講,零食也有其「營養」哦!
3.親子遊戲:除了能鍛鍊寶寶的運動能力外,還能培養親子感情、和諧親子關係。
4.父母的表揚:沒有比父母的表揚更能讓寶寶開心,但請爸媽儘量客觀些!  (完)


        ~本文由聰明寶寶雜誌轉載




乳腺疏通諮詢指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成長痛】 

⊙林啟楨(成大醫院小兒骨科主任)

在兒童期2~16歲期間,大概有一半以上的兒童會抱怨膝蓋和小腿後側肌肉疼痛,其程度、頻率或持續的時間可能會有所不同,如果這些肢體的疼痛是偶爾發作,外表看起來沒有任何異狀,沒有任何紅腫熱痛,則很有可能會被診斷為「成長痛」,但真是如此嗎?

「成長痛」說法的理論基礎是:當兒童肢體骨骼成長較快時,肌肉與韌帶的增長卻趕不上同樣速度而相對較短,因此形成緊繃而感覺有痠痛的情形。不過,也有些專家認為「成長痛」是一個被誤用或誤解的名詞。因為,許多抱怨疼痛的小朋友那段時間並沒有特別增加身高。因此看來,生長快速造成「成長痛」,並不是個合理的理由。

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許多被認為「生長痛」的,會有下列的五種特徵:

1.偏向下午或晚上才發作,其中若干會睡著才痛醒,或疼痛延續到隔天早上。

2.兩側肢體都會發生,牽涉的關節並不固定,而且以負擔體重的下肢為主。

3.痛時呼天搶地,但平均短於2小時,然後風平浪靜、若無其事且行動正常。

4.沒有發燒與局部紅腫熱痛現象。

5.發作頻率並不固定,但仔細觀察與較長時間或分量較重的遊戲有關。

如果有上列條件時,也可以推理為:身體的強度無法負擔活動而造成疲勞所致;因此,應該從詳實記錄活動強度與體能狀態(如感冒)兩者與疼痛發作時間的關係,如果可以落在這個領域,那的確是兒童「成長」過程中,某些時段身體的復原力無法負擔活動帶來的疲勞度,造成肌肉、肌腱或軟骨的疼痛。

兒童肢體偶發與不規律的疼痛,大概有95%是以上比較生理性的疲勞現象;但如果在發作特性與局部變化有所差異,當然要小心是否是其他疾病的部分臨床表現。



乳腺疏通諮詢指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招遠離孩童便秘

遠離孩童便秘

便秘問題困擾孩童,還影響生長發育。心急的家長不用怕,《康健》告訴你怎麼做。

康健雜誌78期
文.林貞岑 攝影.邱瑞金

●準備小分量,養成吃完的好習慣

孩童胃容量小,粗糙、大塊或過量的食物,都很容易讓孩子的腸胃塞車,消化不良。

請記得,一次準備小碗分量就好,一般大約為成人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量。

小碗的食物不會讓孩子有永遠吃不完的感覺,而且也比較有成就感。

●少量多餐,慎選優質點心

孩童胃容量小,精力旺盛,幾乎每3~4小時就需要補充飲食。因此應該把每日營養所需,平均分成三個正餐和兩個點心

家長花點心思,慎選具營養價值的點心零食,孩子可以吃得健康又有活力。

美國營養師伯恩斯家有三個挑食孩子,每次跟孩子外出時,一定會在車上放置小冰箱,冰箱裡裝著新鮮胡蘿蔔棒、小麥餅乾、優格和開水,不但可以安撫孩子,也可以避免途中孩子肚餓,選擇路旁的速食店來打發。

此外,中醫提到白木耳、杏仁、蜂蜜具滋潤作用,不但可以軟便潤腸,且有優質蛋白質及脂質,是孩童最佳的活力補給來源。白木耳煮軟剁碎,有蒟蒻的QQ口感;杏仁磨碎沖泡加點燕麥、榖片或是葡萄乾當飲料;蜂蜜澆淋在水果或蛋糕上,甜甜的口感,很容易讓孩子一口接一口。

按個人喜好加料的三明治、飯糰,也是健康的點心選擇。三明治的麵包種類多樣,吐司、漢堡或烤得酥脆的法國麵包,抹點美乃滋,加上鮪魚、起司、番茄和生菜,蛋白質、維生素和纖維素一應俱全。

布丁、水果沙拉、優格沙拉,都是簡單且營養的點心。

對牛奶過敏的孩童,則可以用豆漿、豆花取代,一樣可以補充鈣質。

沒時間自製點心,為孩子準備一小包葡萄乾、枸杞子或小紅莓,也可以補充纖維質。

●巧妙補充其他纖維質

討厭吃蔬菜水果沒關係,纖維質的攝取,並非只能來自蔬菜水果。像是木耳、杏鮑菇、海苔、海帶、果乾等,都具有豐富的纖維質和礦物質。

燕麥片、做果凍的洋菜、愛玉也有豐富的膳食纖維。

此外,平時也可利用優格、優酪乳或乳酸菌粉,幫助促進腸蠕動。

●多攝取瓜果

中醫認為孩童便秘原因出在體質燥熱、火氣大,平時可以多補充瓜類水果、如西瓜、香瓜、哈密瓜或香蕉等,散散體內熱火。

如果不喜歡這類水果味,可以在切塊水果上灑點煉乳、優酪乳或冰淇淋,讓香濃的甜奶味蓋過瓜味。

此外,熬得軟爛的綠豆薏仁湯,也是很好的解熱點心。

綠豆、薏仁富有纖維質,且有清熱退火功效,市立中醫醫院家醫科主任林君玉建議,在綠豆薏仁上加點切碎的罐頭鳳梨,不但黃顏色美觀,而且小孩也喜歡這種甜味。

●適當運動

都會孩子活動量少,平日在家可多練習加強腹肌的動作,有助喚醒懶惰不肯動的腸子。

簡單的蹲、身體往前、後彎曲或是轉腰的動作,可以扭轉到腰部肌肉,有助加速腸蠕動。

也可藉由親子按摩,幫助孩子腸蠕動。

睡前順時鐘環狀輕按孩童肚臍周圍,不但加速腸蠕動,也有助入眠。

但按摩孩童的力道不能太大,以成人食指按壓的力道最剛好,林君玉醫師提到。

還可以試試以下穴位,在飯後一小時輕按數次,可促進腸蠕動。

◎足三里穴:膝蓋下兩橫指處,可連續按壓1~2分鐘。

◎支溝穴:手腕背橫紋上3吋,尺、橈兩骨之間。

●養成良好排便習慣

孩童便秘的原因之一,有時是忘了上廁所。

3~7歲孩童腹部及骨盆腔肌肉正在發育,排便反射機能不成熟,不知有便意就該上洗手間,經常需要提醒,因此養成孩童每天固定排便習慣很重要。

你可以選擇早餐飯後一小時,做為孩子的固定排便時間。

剛開始家長可以陪伴孩子,每次10分鐘以上,讓孩子漸漸養成定時如廁的習慣。

如廁前先給孩子喝杯果汁或溫蜂蜜水潤潤腸,有助排便更通暢。

●注意口腔衛生

口腔衛生是很多家長會忽略的問題,但這也是造成孩童便秘的原因之一。

孩子牙齒不好會變得挑食、食慾不振,自然影響排便能力。

因此平常除了注意餐後正確刷牙外,也應定期(每三個月)帶到牙醫診所做檢查。

如果你的孩子經常便秘無法改善,或是出現腹部劇痛、嘔吐或是精神懶散、尿量減少等明顯脫水的情形,一定要儘速送醫診治,找出原因對症下藥,才可以徹底脫離便秘之苦。

家中剛好有嬰兒,要特別注意以上七點,可以防止小孩便秘



乳腺疏通諮詢指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脊骨和孩子的成長大有關係


什麼是成長痛?
黃如玉◎著


「媽媽,我的腿好痛、好痛喔!」家中小孩是不是曾經在上床睡覺後沒多久,突然跟妳說腿痛得受不了?如果孩子排除其他的症狀或外傷,像是發燒、發炎、創傷等可能因素之後,而疼痛的感覺來自單邊的大腿、膝蓋,或是小腿裡面很深的位置,並且多半發生在上床睡覺之後的三十分鐘到一小時之間,這樣的疼痛就可以稱為「成長痛」。成長痛不一定每天都有,但是如果在白天有劇烈活動,晚上睡覺時就會覺得特別痛。


.成長痛示意圖

★Point
成長痛多半發生在上床睡覺之後的三十分鐘到一小時之間,疼痛的感覺來自單邊的大腿、膝蓋,或是小腿裡面很深的位置。


成長痛的原因追追追

成長痛的發生率為百分之二點六到百分之四十九點四不等,依照各個國家和診斷標準有所不同。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三歲到十二歲的小孩會有一定的比例曾跟父母反應疼痛的情況,而且有不少父母真的不知道應該怎麼幫助自己的小孩。


有關成長痛的相關研究,已經超過一百八十年以上了,可是醫學上至今還尚未找出一個很明確的答案來解釋,為什麼有些孩子會有成長痛的感覺,有些孩子卻不會。一九三○年代的美國人,曾一度相信成長痛和風濕熱有關,不過後來證明這兩者之間是沒有關連的。反而,現代醫學傾向成長痛和姿勢、步態是有一定程度的關係,所以成長痛也是脊骨神經醫師常見的問題之一。


和小孩的扁平足、大人的腳不寧關係大

曾有研究發現,小孩如果有扁平足的問題,而且已經影響到站姿和步態的時候,跟父母反應有成長痛的比例偏高。建議父母要注意孩子是否腳底有內旋的情況,如果持續內旋,讓足弓變得比較低,也會造成像是扁平足常見的外八步態。由此可見,扁平足可以算是成長痛的危險因子之一。


父母有「腳不寧症候群」的病史,通常小孩也比較容易有成長痛的問題。腳不寧症候群是睡眠障礙的一種,主要的症狀是在晚上入睡之後,會覺得腿有刺痛感或是抽痛的感覺。發生在成人身上的腳不寧症候群,多半是和神經傳導有關係,或是因為身體缺乏鐵質的一種警訊,患者服用肌肉鬆弛劑或是鎮定劑的效果多半不佳,反而在補充足夠的礦物質,像是鐵、鈣、鎂之後,會有比較顯著的改善。很特別的是,研究發現成長痛的孩子,父母會有腳不寧症候群的比例是比較高的,所以也有學者認為孩子的成長痛,和神經傳導、礦物質的缺乏有一定的相關性。


.腳底內旋示意圖

★Point
孩子的腳底是否出現內旋,可以從鞋底磨擦範圍看出來,尤其鞋跟內側的磨損,是腳底內旋的警訊,也會因此造成腳踝容易和鞋緣磨擦。如果持續內旋則會讓足弓變得更低,日後出現像是扁平足常見的外八步態。


小腿肌力不足、情緒因素等問題不容忽視

成長痛和孩子的小腿肌力也有關係。成長痛的感受,多半發生在下半身長骨的部位,所以如果孩子小腿的肌力不足,加上白天的活動量較多的時候,就可能在晚上出現比較劇烈的成長痛。其他的可能因素還包括:負面的情緒、行為上的偏差,以及疼痛的忍受度比較低,都會讓孩子有成長痛的問題,甚至影響日常生活作息。


當孩子和父母反應「腿會痛」的時候,最好先排除其他會產生腿痛的可能性,再判斷孩子的問題是否真的屬於成長痛。成長痛的感受非常主觀,形容起來也很模糊,父母一定要很嚴肅的面對,不能直接否定孩子疼痛的問題。所以,當已經排除一些外力原因,包括創傷、發炎、腫瘤等可能性之後,如果孩子還是覺得很痛,可以和孩子一起用比較自然的方法來面對成長痛。


用最自然的方法克服成長痛

誠如前面曾提到,目前的醫學對於成長痛的發生原因還不是很明確,可是如果孩子的姿勢和步態都很正確的話,發生成長痛的比例會比較低。所以,想要用比較自然的方式來克服成長痛,首先就要注意孩子的姿勢與足弓的完整性。


從改善姿勢和扁平足問題下手

如果孩子的姿勢不良,例如站姿容易歪斜或是很容易駝背,一定要從生活習慣、運動等多方面來幫助改善。如果孩子足弓較扁,也可以在過了六歲以後,用矯正型的鞋墊來調整。其實已有研究發現,經過十八個月的肌力訓練之後,孩子的成長痛問題可以改善很多,還有多做下半身平衡訓練,對於舒緩成長痛也有很大的幫助。


.成長痛運動處方1:下半身平衡訓練

★Point
先讓雙腳張開,要比肩膀寬一些,腳趾尖朝外約四十五度,雙手輕鬆的放在身體兩側。
緩緩蹲下,讓膝蓋盡量往外,並且讓小腿與地面垂直,記住身體不可以搖晃,穩住後保持原動作停留十秒,自然呼吸。來回做八次之後,大、小腿和膝蓋會有痠痠的感覺。

.成長痛運動處方2:下半身平衡訓練

★Point
首先雙腳併攏站立,雙手自然插腰,之後將右腿抬起放在左腳的膝蓋內側。
身體穩定之後,將彎曲的右腳抬高伸直與地面平行,注意膝蓋不要彎曲,腳尖往前,尤其上半身不要往前或往後傾斜。保持原動作停留五秒之後,將右腳縮回,再換左腳做同樣的動作,這樣才算完整完一次。來回做八次之後,大腿會有痠痠的感覺。


補充含鐵質、鈣質、維生素B群的飲食

在飲食上,鐵質、鈣質、維生素B群需要有足夠的攝取,對於成長痛也會有幫助。鐵質若要從食物中攝取,通常不太足夠,但是補充過多的鐵劑,又會對腸胃造成負擔。一般過去的觀念,認為動物的內臟可以大量補充鐵質,不過現在環境之中毒素和重金屬的含量都太高了,不建議吃動物的內臟來補充鐵質,倒是可以從多吃木耳、紫菜、芹菜、海帶等食物,來增加身體鐵質的含量。


鈣質的部分,豆類製品、核果類、魚類等都是不錯的選擇,減低咖啡因的攝取也會對於維持鈣質有幫助。至於維生素B群,對於神經傳導有很大的益處,深綠色蔬菜、豆類製品、全麥五榖等食物中都含有身體需要的維生素B群,對於安定神經、保護神經組織、提振精神和穩定情緒也會有很好的效果。


乳腺疏通諮詢指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要再包尿布了!

  一般來說,孩子在一歲半到兩歲之間,生理和心理已逐漸成熟,是可以開始嘗試訓練孩子自己大小便了。但是在訓練之前,也要考慮:
1、孩子的膀胱控制能力(每隔30分鐘才尿一次)
2、肯配合照顧者的口語指示(如尿尿、嗯嗯)
3、孩子可以獨立坐好5分鐘以上
  在觀察了解孩子的個別狀況後,已經能完成以上動作時,才決定開始訓練。
1、運用孩子喜歡模仿的學習動機。
2、憑經驗預估孩子想尿尿的間隔時間,提早幾分鐘提醒他。
3、利用專為幼兒設計的小馬桶。
4、剛開始可以教孩子坐在小馬桶上一會兒,不一定要脫褲子,先習慣一下。
5、要在自己有決心不怕麻煩時開始訓練,如果自己身體狀況不好,或生活正處於忙亂時期,就先別開始,這是長期的抗戰,別太急於成功反而嚇壞孩子。
《要開始囉!》
1、開始訓練時,不要給孩子包尿布,讓他穿著易於拉下的褲子,並多準備幾條。
2、在孩子尚未學會清楚表達前,當他尿濕或弄髒褲子時,要清楚告訴他「寶寶尿床了」、「寶寶大便了」。
3、利用孩子善於模仿的天性,讓孩子觀察大孩子或大人如廁的情形,也可以用布偶來示範。
4、當孩子順利小便時,要給他鼓勵和稱讚。
5、孩子偶有失敗時,一定不要責罵孩子,重複給孩子說明即可。
6、如果訓練十天半個月仍完全沒進步,可能表示孩子生理尚未成熟,暫停一段時日重新再來。
ps‧據兒童保育的教材上所述,一個三歲以上的小孩,一天中倘若多數時間都不能控制自己的排尿,那很可能膀胱有問題。
7、不要對孩子的排泄物明白表示骯髒或厭惡。
8、讓孩子學習在各種不同的環境中,使用各式設備來大小便。
結果一歲那年夏天失敗,到天氣涼了衣服厚了更難訓練,於是放棄,直到她兩歲那年夏天才成功。
結論:
1、所謂3歲其實是理論,訓練孩子自己上廁所要看時機,季節、孩子成長狀況都非常重要,別強人所難。
2、既然有心要脫離尿片,就別怕麻煩,訓練期間絕對不要包尿片,就當世上沒發明尿片這玩意。雖然麻煩,可是一定要孩子知道尿尿的感覺,尿濕褲子的難過與麻煩,如果因為怕失敗而包上尿片,妳跟孩子都沒有那種「希望趕快成功」的心情。
3、多準備一些衣褲、乾抹布,有準備才不會手忙腳亂、發脾氣罵人。
4、一定要有耐心,畢竟他們是剛從媽媽身上獨立的小孩,早成功、晚成功沒什麼關係,管別人怎麼說,誰管阿扁總統是多大開始自己上廁所的!
5偶爾提醒孩子一下,不過別太頻繁。
~本文由小六老師提供~



乳腺疏通諮詢指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超級老媽
摘錄自《我把孩子變聰明了—如何激發0~2歲寶寶的智能》
久保田競著 世茂出版社出版

激發0~1歲寶寶的聰明智能 五階段幼兒潛能刺激法
從出生到學會走路期間的刺激,決定了寶寶的將來

寶寶在出生後一年之內的發育及發展十分迅速,一生之中再也沒有一個時期的發展像此時這麼快速。曾有研究報告指出,有些寶寶在出生的那一天就會區別媽媽的長相、分辨她的聲音;由此可知,他們的腦部已有驚人的發展,顯示育兒工作真是一日也疏忽不得。

為了幫助家長激發新生兒到歲寶寶的無限潛力,在此將寶寶出生一年間的成長分成五大時期,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一一說明適合不同階段的嬰兒的教養方法,提供媽媽們作為育兒時的參考。

反射期(新生兒~1個半月)
◆此時的嬰兒只靠與生俱來的反射動作
剛出生的嬰兒一天幾乎有18個小時都在睡覺,等到肚子餓了尿布濕了,他才會驚醒哭泣;不過,醒著的時間很短,除了吃奶以外,大概只有3~5分鐘。如果寶寶醒著時過於哄他,或者是一直要他盯著東西看,反而會讓他覺得好累,不利於腦部的發展。只要他能獲得充足的睡眠,大約1個月即可習慣日夜規律的生理作息,自行造就屬於自己的生活習性。

◆常和寶寶說說話
這時的寶寶雖然不會說話,卻可以聽懂部分的語彙。像媽媽說話的聲音或呼吸,都會刺激嬰兒腦細胞的反應,這種反應會陸續出現在寶寶2~3歲使用語彙時所需運用的神經迴路上,所以,千萬不要認為反正孩子還不會說話,就悶不吭聲地幫他換尿褲或抱他,應該多和寶寶說說話。這時媽媽的發音要清晰,並重複相同的呼叫,讓寶寶習慣這些聲音。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加,別忘了讓他看看媽媽講話的嘴型及發音。

脖子挺立期(1個半月~3個半月)
◆透過外在刺激使腦部逐漸發展的時期
這個時期的嬰兒,醒著的時間變長,經常環顧四週,發出笑聲,對聲音出現反應,也會用手抓東西。當嬰兒具備了旺盛的好奇心和探索心,一旦受到刺激會激發他的學習意願;這時的孩子不單可以處理一種刺激,同時面對多個刺激時,還能反應出協調的行動力。例如,他可以邊看邊聽邊動手;將脖子轉向聲音的來源,再用眼睛看。此時期的寶寶不僅是「看」東西,還會一直盯著東西看,對新鮮的事物表示出興趣。因此,脖子挺立期的重要工作是,強化寶寶的脖子和四肢。只要一天數次讓寶寶趴著,即可強化脖子的肌肉,豐富他眼光所及的世界。

◆經常給予新的刺激激發他的反應
為增加寶寶對外界的認知,光用看是不夠的;還必須讓他出聲、注視或用手抓取,以加深理解的程度。媽媽可以微笑地注視著寶寶,發出「嗚……嗚……」的聲音,看看寶寶有何反應?剛開始或許他沒有回應,但重複幾次他也會模仿媽媽發出「嗚……嗚……」的聲音,這時媽媽一定要馬上加以回應。當寶寶針對刺激做出積極的反應,正可以促進他的腦部發展呢!

坐立期(3個半月~5個半月)
◆強化腿腰的肌肉儘早學會坐立
這個時期的寶寶不論脖子或四肢,都有一定的發展強度;一天有大半的時間都醒著,好奇心及探索心更為旺盛。尤其是對眼裡的東西、感興趣的事物,都想要伸手去摸一摸、抓一抓呢!除此之外,他還會四處觀察,趴在地上抬起脖子、或躺下、或翻身,在這個時期結束之前,快的話還能學會坐立呢!寶寶要學會坐著,
腰部肌肉一定要會用力;所以可先讓他趴著,以大腿和手肘做匍匐前進的練習。

◆訓練五感是促進感性的不二法則
當寶寶的生活作息出現規律,可以獨自坐著時,寶寶的大腦不再那麼單純,整個思考能力都大有進展。想培養寶寶的感性因子,不要單單刺激某一種感覺,若能刺激五感的話,寶寶會十分感性。比如說手摸的玩具也拿來敲出聲音;聽音樂時,再加上一些可以讓身體活動,學習節奏感的東西;當背著寶寶唱催眠歌或他喜歡的歌曲時,再帶他散散步,都有助於培養他的感性氣息!

扶著東西站立期(5個半月~8個月)
◆學習經常使用雙腳、手腕、身體的時期
這個時期的寶寶,經常用眼睛觀看四周、用耳朵聽聲音、用手把玩周遭東西,甚至想要了解東西的性質為何。再者,他的上臂變得更有力,手部的靈活度更為精準。不妨教他許多不同的運動類型,讓他記於腦部的神經迴路中,再反覆練習享受其中的樂趣。不過此時寶寶記憶事物的能力還不夠發達,故訓練的重點是,反覆練習,經常使用雙腳、手腕和身體,以加強對外界的認知。

◆幫助寶寶學習爬、站、走
寶寶學會扶著東西站立或扶著東西走路之後,只要給予適度的幫助,他就會學得絕佳的平衡感。等他會利用膝蓋爬行或自由地向後退,用手幫他把四肢撐在地板上,臀部不要抬太高,扶著腰向前爬行。這種以四肢爬行的方式,能有效地訓練足部的力量。學會用四肢爬行的寶寶,已經會以些許支撐力量扶著東西站立;這時媽媽可讓他踩在自己的腳上,帶著他有節奏地向前走,一天做一次就夠了。
等寶寶會自己扶著東西站起來,再教他一腳往後踩,以保持身體的平衡。如此,前面的腳就很容易抬起來往前踩,移動自己的身體向前跨出一步。接下來再讓另一隻腳往後踩,依同方式,讓寶寶慢慢學會雙腳的運用,保持身體的穩定。(搭配圖示)

學步期(8個月~1歲)
◆用頭腦行動為真實智慧的萌芽期
當寶寶開始進入學步期,從可以扶著東西站立、自行跨步走,甚至能跑能跳後,感覺運動的智能也邁入了三次元的世界。這時因寶寶可以自己決定目標向前移動,也會自己決定朝目標接近的方法,再動腦付諸行動。所以這時的智慧不單是感覺運動,也是真實智慧的萌芽期。

◆從區別相同與不同之物開始數學教育
這時期,教寶寶如何分辨相同與不同的訓練十分重要。當寶寶學會看著媽媽的一隻眼睛,表示他會開始找尋「另一隻眼睛」。這就是從相同東西之中找出不同的另一個的訓練重點。此訓練並不是要教寶寶學會數數字1、2,而是讓他知道相同的東西,可以數出一個和另一個的概念,這堪稱是數學教育的起步。在上下樓梯時可以教寶寶數1個、2個,或讓他數喜歡的玩具。像這樣一與二的差異,在寶寶還不會開口說話前,就已經開始理解了!




乳腺疏通諮詢指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5種讓寶寶愛吃飯的方法


1. 不要在飯桌上斥責他,讓寶寶覺得吃飯是一件苦差事。


2. 關掉電視、收拾起玩具等等一切會讓他分心的事物。

3. 為他買一個固定的寶寶吃飯座椅。

4. 讓他每次坐在固定的位置,在固定的時間吃飯。

5. 若要讓寶寶專心吃飯,大人也得要專心吃飯,在吃飯的時候,不做其他的事情,並且全家人都要養成一個習慣,就是只在餐桌上吃飯。

6. 如果寶寶不肯好好坐著吃飯,四處亂跑,不要在後面追著餵他。一定要態度堅決的要求他,只有在固定位置才有飯吃。

7. 營造一個愉快的吃飯環境,屬於全家人,將吃飯當成是交流感情,而不是對生活作一個交代。

8. 盡量不要讓幼兒在吃飯時間還玩得太high,在興頭上硬拉他去吃飯,他當然不想吃。

9. 有時候寶寶不想吃飯,是因為運動量不足,體力消耗少,所以使得進食的量也少。平日可以多帶寶寶外出或去公園玩,等到快要到吃飯的時間之前,就帶他回家吃飯。

10. 父母一樣使用湯匙或叉子吃飯,讓幼兒可以模仿大人的方式用餐。

11. 在幼兒的座椅下的地上舖上報紙,以方便收拾幼兒掉落的食物。

12. 寶寶喜歡用手抓食物,家長可以順著他的喜好,做飯團或將菜串在竹籤上,以方便他拿握,不要給他容易散落的食物。

13. 在遊戲中學習用餐的方式,效果最好,所以可以在如辦家家酒時,讓洋娃娃一樣用湯匙或叉子吃飯,運用玩具讓幼兒學習使用餐具的方法。

14. 偶爾邀請有較大小孩的朋友來家中用餐,讓幼兒可以模仿其他幼兒的用餐的方式。

15. 為幼兒選擇適合他手的大小且好握的餐具。

16. 選用有可愛圖案的湯匙或餐具,引起幼兒使用的興趣。

17. 平常不要讓幼兒養成吃零食不吃正餐的習慣,尤其快到用餐時間前,不要給幼兒吃過多零食。

18. 要給小孩吃的點心,盡量挑選糖分不高的,以免他攝取過多的熱量。

19. 平時將零食收在幼兒看不到或找不到的地方。

20. 若是寶寶不小心將碗裡或盤裡的食物灑出來,就當成是他正在練習使用餐具,不要立刻清理在桌上或地上的食物,或對他說「你看你......」,以免他對吃飯感到畏懼。

21. 給寶寶穿上圍兜兜,以防止他將食物灑在身上。如果幼兒真的吃得衣服上都是,就抱著大不了換一件衣服的心態,不要立刻幫他清理衣服上的菜渣,讓他覺得自己好像做了父母不喜歡的事。

22. 幼兒將食物吐出,很可能是因為顆粒太大或太硬,使他不容易咀嚼。找出他不想吃的原因,並設法改變它,而不要先認定是幼兒任性的將食物吐出。

23. 爸比媽咪可故意表現出搶吃菜的情境,尤其是對幼兒不愛吃的菜,並且邊吃邊說「好好吃,好香喔」,讓他也產生想要嘗試的欲望。

24. 將青菜或他不喜歡吃的菜,切得碎一點,放進他愛吃或不排斥的食物中,讓他吃下去,例如將波菜加入漢堡或比薩裡。

25. 將青菜或食物用模型作成可愛的圖案,提高寶寶吃飯的興趣。


 


乳腺疏通諮詢指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增加幼兒抵抗力的10招】

據估計,幼兒每年傷風感冒的次數是6~10次。

隨著年齡增長,孩子的免疫機能逐漸成熟,3歲以上孩子體內免疫血清的抗體濃度即接近成人;8歲後,整個免疫系統的抵抗力已和成人相當。

免疫系統負責保衛身體,免受細菌、病毒等傳染病原的侵害,可說是體內的保全人員。無須靠藥物或健康食品,以下10招便能捍衛孩子的免疫系統,使其發揮最佳功效。


1.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保持黏膜濕潤,成為抵擋細菌的重要防線。

80磅(約36公斤)以下的孩子,一天應喝的水量是每10磅體重對應250cc

(也就是體重18公斤的孩子每天該喝1000cc的水)。

為了確保健康,應儘可能讓孩子理解喝水的重要。上學、外出時讓孩子背著水壺,車上隨時放一瓶水,規定吃晚飯時每個人都要喝水,讓喝水成為一個好習慣,而你也會發現水的另一個好處:即使不小心打翻,也不會弄髒衣物。


2.不必過於乾淨

免疫系統能對傳染病原形成免疫記憶,萬一再次遇上,可以很快將其消滅,如果你家太乾淨,孩子沒有機會透過感染產生抗體,抵抗力反而減弱,並可能導致過敏和自體免疫失調。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警告,抗菌清潔用品會使微生物抗藥性問題更嚴重;
而美國醫學會也呼籲大眾避免使用含抗菌成分的清潔用品,因這些產品可能是抗藥性微生物的來源,只要使用一般肥皂和水就可達清潔的效果。


3.教孩子洗手

雖然太抗菌、乾淨無益健康,但仍要培養孩子基本的衛生習慣,尤其在上廁所後把手洗乾淨,可以防止拉肚子或尿道感染等疾病。


4.足夠的睡眠

睡眠不良會讓體內負責對付病毒和腫瘤的T細胞數目減少,生病的機率隨之增加。

專家建議成長中的孩子每天需要8~10小時的睡眠,如果你的孩子晚上睡得不夠,可以讓他白天小睡片刻。


5.和孩子討論身體自我治療的能力

讓孩子了解身體具備的自癒力,當孩子感冒或擦傷,一起留意他復原的速度,如此孩子將學會相信自己的身體本能,不致過於依賴藥物。一項發表在2000年美國風濕病學年會的研究指出,慢性病童的父母如果經常和孩子討論疾病,強調他們的虛弱,將會讓他們更焦慮不安。


6.多和其他孩子接觸

根據2000年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13歲以下的孩子如果幼小時即和較年長的手足,或托育機構裡的小朋友相處,日後罹患氣喘的機率減少一半。

研究主持人懷特博士指出,透過接觸其他孩子,暴露在感染原下,可以刺激孩子的免疫反應,增強他的免疫系統,降低對過敏原起反應而引發氣喘的機會。


7.減糖

有些專家認為攝取糖分過高的飲食,會干擾白血球的免疫功能。


8.補充必需脂肪酸EFAs(essential fatty acids)

EFAs能提供細胞膜的重要成分,決定細胞膜的流動和彈性,對免疫細胞非常重要。人體無法自行合成EFAs, 只能從天然食物包括海鮮、蔬果等攝取,如鮭魚、鯡魚、沙丁魚等深海魚;胡桃、杏仁等堅果;亞麻仁油、葵花油、紅花籽油內也含有EFAs,但要注意,某些油如亞麻仁油需避免高溫油炸,最好直接加在烹煮好的食物上。


9.減壓

已有研究指出,承受壓力愈大愈容易感冒。教導孩子放鬆的技巧,適當安排活動,別讓壓力壓垮孩子的免疫力。


10.多吃蔬果

現代孩子容易偏食,營養不均衡會造成肺和消化道黏膜變薄,抗體減少,影響人體防禦功能。

柑橘類水果富含維生素C,能增加噬菌細胞的數量;強化天生殺手細胞活力;建立和維護黏膜、膠原組織,以幫助傷口痊癒。

胡蘿蔔及其他深橘色蔬果如芒果、甘藷等富含β胡蘿蔔素,可以在人體內轉換成維生素A。

維生素A能維持上皮細胞及黏膜組織健全,減輕感染;提高抗體反應,促進白血球生成;並參與補捉破壞細胞的自由基。

其他可以滋養免疫系統的蔬果還包括蕃茄、十字花科蔬菜、大蒜、香菇等。


教孩子正確的洗手步驟:

a.先在水龍頭下把手淋濕

b.抹上肥皂或洗手乳

c.依序從手背、手指、手掌再到手背仔細搓洗

d.作拉手姿勢以擦洗指尖

e.以清水洗淨

f.以紙巾擦乾或用烘手機烘乾

只要花15~30秒洗手,就可消滅9成以上的細菌,當孩子放學回家或從朋友家回來時,記得提醒他要洗手。






乳腺疏通諮詢指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準則‧正確訓練寶寶如廁

育兒生活 11月號 NO.234


採訪/陳俐君
攝影/陳俊谷
演出/Mommy:舒詩榮 Baby:杜禹呈
諮詢/台北市保母協會資深保母 吳金枝
參考資料/ 跟尿布說拜拜.幼兒的大小便訓練 《台灣麥克出版》
晴天小天使:育兒百科─快樂‧育兒《大好書屋出版》


購買紙尿布花錢,清洗布尿褲費事,隨著寶寶認知、行為能力逐漸成熟,「該訓練孩子自己上廁所了嗎?」讓許多新手媽媽好苦惱!訓練寶寶如廁,非一蹴可及的簡單任務;評估發展狀況,善用孩子的高超模仿力,只要肯耐心指導,教育寶貝如廁,也能so easy!





案例一:


    已經滿1歲半的小米,個性活潑不怕生,活動力驚人;已經會說簡單句的她,總喜歡抓著爸比媽咪哇啦啦地牙牙學語。看著小米的行為發展日趨成熟,媽咪正在思考,是不是該訓練小米自己坐馬桶上廁所了呢?


案例二:


    2歲半的豪豪,也到了該自己學會坐馬桶上廁所的年紀了!腦中浮現如此想法的豪豪媽咪,開始試著把寶寶屁股上的尿布撤除。沒想到,一不穿尿布,豪豪就開始走到哪尿到哪;硬拉孩子坐在馬桶上解放,換來的只是一臉「媽媽妳為什麼要逼我」的愁容。就這樣僵持了大半天,因為屁屁毫無動靜,母子倆只好無奈離開廁所;只不過,一恢復自由,豪豪又尿了…。


 3關鍵,如廁訓練評估


從控制大小便意,再到養成坐馬桶的習慣,想訓練寶寶像大人般自主如廁,的確需要經過一段訓練過程。擁有超過10年托嬰經驗的台北市保母協會資深保母吳金枝表示,教育寶寶學習上廁所,期間歷經的陣痛期在所難免,但若事前錯估孩子的能力發展而急就章,苦的可是親子雙方喔!


條件具備,訓練才生效


    美國小兒科醫師貝瑞布列茲頓曾針對2,000名幼童進行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倘若父母親或主要照顧者肯發揮耐心,等待寶寶生心理具備足夠條件後,才開始訓練寶寶如廁,則寶寶抗拒、失敗學習的機率會大幅降低。


關鍵1:年紀


    到底多大的孩子可以開始脫離尿布,進行如廁訓練呢?吳金枝保母解釋,每個孩子的身心成長、發育快慢速度各不相同,嚴格來說,訓練寶寶上廁所並沒有一定的時間表;但就長期的托育經驗值評估,訓練寶寶上廁所最適宜的年齡,約落在1歲半至2歲半或3歲之間。


肛門期,訓練好時機


    根據著名的兒童心理教育學家佛洛依德的說法,1歲半至3歲的幼童,正處於「肛門期」,這個年紀正是寶寶肛門括約肌的神經發展時期。而吳金枝保母也提到,大部分年紀在1.53歲間的baby們,由於肛門的括約肌發展轉趨成熟,已經有能力「憋住」,不讓排泄物隨意流瀉;加上認知、語言表達能力逐步完整,可以明確地透過語言傳播來表示自己的需求與想法。


「從容」教,訓練易成功


    吳金枝保母指出,「心急」是訓練過程的最大禁忌!她提到,其實只要在3歲以前教育寶貝完成如廁訓練,都不算太晚。父母若不顧孩子的學習意願與身心成熟度,還不到1歲半就早早訓練孩子上手,「整體訓練時間,可能反倒拉更長,事倍功半」。


    教育身處於「肛門期」的孩子學習自己上廁所,吳金枝保母提醒,爸比媽咪們千萬要記得以愛與耐心,包容孩子在訓練過程中的失誤。若過度責罵、嘲弄,使孩子在訓練過程中受挫,不但會讓孩子因此害怕坐上馬桶,恐懼上廁所;長大後可能還會有頑固、害羞、攻擊性人格等負面後遺症出現。


關鍵2:行為


    「只要家長夠仔細觀察寶寶的反應與舉動,其實透過許多小地方,就能評估訓練時機!」吳金枝保母表示,多數1.52歲左右的孩子,已經到了從「寶寶」成長為「幼兒」的階段了。會活潑地來回跑跳,上下樓梯不再讓爸比媽咪擔心害怕,四肢協調度越來越好,象徵著孩子的肌肉發展也到了一定程度。


會理解,能接受命令


    看著寶寶會一個人自在地行走,看起來應該是要可以很自由的自己上廁所才是。吳金枝保母指出,懂得理解,只是開啟如廁的學習開端;2歲左右的孩子,多半學習、模仿能力正強,也能認知「大便」與「尿尿」的差別意義;只要給予清楚的指令,訓練寶寶如廁也能不費力喔!


必知!觀察指標


〈1〉    喜歡跟著或企圖模仿大人的動作。


〈2〉    對於大人上廁所感到好奇,會想跟著去。


〈3〉    能聽懂、理解日常生活中父母所給予的指令。


〈4〉    懂得簡單傳達需求(如:媽媽,我想尿尿)。


〈5〉    在玩的時候,會突然停止、蹲下來做出大小便的動作,這就表示寶寶已經有能力察覺自己身體正要大小便了。


〈6〉    孩子的尿布能夠間隔23小時還不濕。


關鍵3:語言


    一般來說,18個月大以上的寶寶,基本上已經進入「語言期」學習階段。1824個月大的孩子,生活中已經會以「語言」作為主要溝通工具可以大致理解簡單句、常用的複雜句,也能夠組合簡單的片語或短語。而23歲間的孩子,已經能組織主詞、動詞、受詞,進而說出一完整句子;聽得懂簡單指令,也可以與他人進行有意義的對話。


語言啟蒙,男比女慢


    吳金枝保母指出,要評估孩子能否進行如廁訓練,「語言」能力也是一項判斷標準。她從過往經驗觀察提到,語言啟蒙,男比女慢;假使家長預估的時間不對,太早執行訓練計畫,語言發展較好的孩子會直接說「不要!」,但對不善表達的孩子來說,如此逼迫式訓練,反而是種折磨。


求好心切,偃苗助長


    面對還未到訓練年齡的孩子,吳金枝保母表示,如一味強求,孩子可能會出現大哭、不肯上馬桶,或坐了老半天還尿不出來等情形;這時請爸比媽咪別再勉強下去,否則這就不是訓練,而是壓力了。


    逼迫還沒有學習意願的孩子乖乖自主如廁,一段時間下來,寶寶有可能還會出現愛哭、咬指甲、猛吸手指、脾氣暴躁或說話口吃等情形,使用不正確手段以求速成,結果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引用  http://www.mababy.com/knowledge/article.aspx?aid=AFECEAA9E361C9EB



◎圖文僅供參考,若有侵權,敬請告知!必立即移除!

乳腺疏通諮詢指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男女寶寶泌尿道完全清潔

媽咪寶貝 11月號 NO.137


採訪撰文/吳慧敏
諮詢/天主教聖保祿修女會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張伸光
模特兒/卡哇伊寶貝Warland B Wight&漂亮媽咪Carina
攝影/皮可米寶寶寫真(02-29234000)


如何清潔寶寶的私密處一直是許多父母煞費苦心的差事之一,寶寶私密處不只要維持乾爽與清潔,更要免受外在病菌的侵襲感染,這些都需要仰賴大人的細心呵護,但往往不當的清潔方式,也會造成寶寶的不舒服喔。究竟如何清潔寶寶的泌尿器官,需要大人的多一份用心!





寶寶泌尿道大不同


女寶寶PK男寶寶

泌尿系統指的是人體從腎臟、輸尿管、膀胱到尿道等所有的器官,負責排泄人體的代謝廢物,對於電解質的平衡、造血、骨質代謝、內分泌調節與水分控制都很重要。所謂泌尿道感染,指的也是從腎臟、輸尿管、膀胱到尿道的感染,更是小兒常見的一種疾病。

 

除了因為先天性疾病所引起的泌尿道結構異常,後天細菌性感染更是寶寶泌尿感染的危險因子,細菌會經由尿路系統逆行至泌尿道,而出現感染、發炎等症狀,尤其女生的尿道天生較男生短,感染的機率也就相對提高。除此之外,男女寶寶先天泌尿構造不同,也是形成女寶寶的泌尿系統更容易受到感染的原因之一。

 

天主教聖保祿修女會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張伸光表示,男生的尿道出口距離肛門有1518公分(成人),中間還有隔著陰囊與睪丸的構造,較女生來說,女生的尿道口離肛門只有56公分左右的距離,中間只隔陰道,相對受到病原菌(特別是來自肛門的大腸桿菌)的感染機將比男生更高;另一方面,小寶寶的器官構造較小,相對離肛門口又較近,同時因為包尿布的關係,更容易使糞便細菌經由尿道逆流到泌尿系統,而引發感染與發炎。

 

清潔不當也會使寶寶產生不舒服的感覺。

 

注意!泌尿道感染

引起泌尿道感染的原因有許多種,本篇將焦點放在寶寶外生殖器的清潔與衛生上,尤其清潔方式一個不注意或是不注重衛生習慣,將會導致細菌在尿布上大量孳生,最後引發泌尿道感染;清潔不當也會使寶寶產生不舒服的感覺,一個平常不過的清潔習慣與方式,都是保護小寶寶直到長大成人的良好習慣,並呵護外生殖器官與膀胱、腎臟等上行泌尿道。

 

什麼是上行性泌尿道感染?張伸光醫師為我們解釋,所謂的上行性尿道口感染的意思為糞便或是細菌堆積在我們的尿道口附近進而大量滋生,並經由我們的尿道口,沿著尿道、膀胱、輸尿管向上蔓延,導致泌尿系統包括膀胱、腎臟等受到感染發炎。女生容易導致膀胱感染,男生容易導致睪丸或是副睪丸發炎,甚至是膀胱發炎,嚴重時將造成我們的腎臟發炎。

 

為什麼養成良好的清潔與衛生習慣如此重要,張伸光醫師指出,這是因為小寶寶整天包覆著尿布,若是長時間未更換尿布,泌尿系統容易受到糞便細菌或是長時間堆積的尿液而受到感染,因此要特別注意為小寶寶勤換尿布,若是大便後一定要更換新的尿布,特別清潔尿道、膀胱的出口處,男生的部分因為有陰囊、陰莖的部分,要用紗布清洗乾淨,降低上行性尿道口感染的機率。

 

談到糞便,張伸光醫師說表示,糞便是人體腸胃道分泌出的廢物,糞便中多少含有些許的大腸桿菌,或是腸胃道中有些酵素,會與我們的大腸桿菌共生存,有時候在我們的腸胃道不見得會感受到明顯的不舒服,然而一旦跑到我們的泌尿系統中,可能會導致我們的泌尿系統出現發炎等症狀。

 

另一方面,尿液中的細菌也會造成我們的泌尿器官有一些發炎情況,出現不舒服的症狀,包括我們的下腹部會疼痛,男寶寶的睪丸附近會有腫脹的情況,女寶寶的尿道出口附近也會有腫脹的現象發生,小便變得相對混濁與分泌物的產生。張伸光醫師叮嚀,一旦出現這些症狀,必須特別到醫院進行評估與檢查,確定泌尿道是否遭受到感染,一旦確定被感染,一定要配合醫師的檢查與接受抗生素治療,若是已經出現嚴重發燒時更需要住院治療,以防止細菌產生抗藥性。

 

外泌尿道清潔指南

勤換尿布

張伸光醫師指出,勤換尿布絕對是呵護寶寶生殖器官與泌尿道的不二法門,一旦發現寶寶有解便,需要替他更換尿布,同時做好清潔的工作。張伸光醫師進一步說明,大人正常的尿量,以人體每公斤數計算,一小時通常0.5c.c.1c.c.左右,一歲以下的寶寶,尿量可達到每公斤每小時2c.c.尿量,假設一個小寶寶的體重為78公斤,一小時的小便量便約有15c.c.左右,一般建議23小時檢查一次寶寶的尿布,看看小便量是否過多或是有大便,如果小便過多也要換尿布,防止產生尿垢或是細菌的孳生。

 

尿布需要準備合適於寶寶體型的SIZE

 

尿布的選擇對小寶貝而言也是一大學問,張伸光醫師表示,尿布需要準備合適於寶寶體型的SIZE,也需要隨著寶寶的成長在適當的時間改換合適的尿布,一旦尿布不合身,容易引發尿布疹或是皮膚炎,嚴重也會導致尿道感染或是發炎的情況。另一方面,現代有許多人為了環保或是省錢而採用過去使用的布尿布,無論使用何種材質的尿布,切記一定要勤換尿布,才是做好清潔與預防泌尿道感染的第一步。

 

有些新手父母擔心孩子的泌尿道系統遭到感染,以至於發生過度清潔的問題。

 

外生殖器細心清潔

男寶寶清潔要領

更換尿布之前,當寶寶有排泄糞便時,一定要特別清潔男寶寶的生殖器官,張伸光醫師指出,若是糞便接觸與沾染到生殖器官附近,必須特別將附著於小寶寶生殖器官(包括陰莖、陰囊、睪丸等處)上的糞便清理完畢。而有些小寶寶出現陰莖過長或是有包莖的部分,切勿強行推開,否則可能會出現包皮撕裂傷,而使感染的機率更為提高。

 

此外,張伸光醫師說明,清潔男寶寶陰囊處時,皺摺部分需要用濕紙巾或是棉質紗布巾徹底將尿垢、汙垢清理完畢,而陰莖的尖端部分需要使用沾過生理食鹽水的棉花棒,再次做個清潔的動作,只要做好清潔沖洗的動作,就是掌握到正確的要領喔。

 

女寶寶清潔要領

女生的生殖結構和男生不一樣,基本的清潔要領也是勤換尿布,因為女寶寶的生殖器官較靠近肛門口,張伸光醫師表示,可以先採用沖洗器(一般市面上可以買到),將外陰附近徹底沖洗,待沖洗完後,再用濕紙巾或是棉花棒將生殖器官附近擦拭乾淨,包括陰唇與皺褶之處,尤其嬰兒時期女寶寶的尿道口會被大陰唇遮蓋住,需要特別將大陰唇用手輕輕翻開,再將尿道口與陰道出口處,徹底清潔女寶寶的外生殖器。

 

張伸光醫師進一步細心叮嚀,女寶寶嬰幼兒時期若出現較為肥厚的大陰唇時,可以輕柔翻開清洗,但男寶寶的包莖部分則不建議強行推開喔。有些父母擔心是否需要包皮手術,醫師表示,長大後若是因為包莖因素導致泌尿道常受感染,或是經常性出現分泌物,才會建議小朋友進行包皮手術。

 

基本清潔要領是勤換尿布。

 


蓮蓬頭清洗很方便?

張伸光醫師叮嚀父母們,清潔寶寶的生殖器官時,不建議使用蓮蓬頭做直接沖洗的動作,一來因為水柱強大,二來不容易控制水的強度,容易造成寶寶的不舒服。

 

常見結晶物的清潔方式

父母在為寶寶清潔時,是否常發現一些白色結晶物質出現在陰莖前端或是陰道口的前端處?張伸光醫師表示,這些都是正常的狀況,需要做好清潔的動作,以防止出現感染的機會。究竟為什麼會出現結晶物質,張伸光醫師說明,這是因為孩子的身體構造尚處於發育階段,小便容易殘留在尿道口的地方,時間一久後便形成結晶物質的出現。

 

一般來說,受到內分泌的影響,女寶寶的陰道口前端也會出現白色接近咖啡色的黏液狀物質,這些也都是正常現象,在洗澡時可使用棉質布巾或是棉花棒細心清潔,但假使出現大量且帶血的分泌物或是膿稠物質的情況,可能是泌尿道感染的前兆,則需要立即就醫做進一步的檢查治療。

 

第二次傷害 不當的清潔方式

張伸光醫師指出,有些新手父母擔心孩子的泌尿道系統遭到感染,以至於發生過度清潔的問題,但是不當清潔生殖器官的方式,可能會導致寶寶皮膚出現紅腫破皮的狀況,或是產生濕疹的情形,清潔要徹底但絕對要適可而止。除此之外,寶寶的皮膚較為細嫩,不可過於用力地搓揉寶寶的外生殖器官。

 

而父母也不可強行推開男寶寶的包莖,容易出現包皮裂開,進一步導致傷口出現,更容易遭受外在病菌的感染;或是推開包皮後卻推不回去,一旦包皮卡在龜頭和陰莖的中間,不即時搶在黃金時間內就醫矯正,最後因為血液循環變差,造成龜頭壞死的情形出現,嚴重之際甚至需要開刀切除,以免出現敗血症或是感染的情況發生。而女寶寶則容易因為大人的過度清潔,常會導致處女膜或是陰道口受傷,不可不注意。

 

一些父母喜歡在事後為寶寶擦上些許的爽身粉,讓他更為舒爽乾淨,建議一定要選用不含滑石粉的爽身粉,已有研究顯示,在女寶寶的外生殖器上擦上含有滑石粉的爽身粉,成年時容易罹患外陰癌,不可不慎!

 

養成小寶貝如廁後正確擦拭

新生小寶寶總有父母為他做好清潔把關的動作,一旦孩子慢慢長大後,需要自己為自己的衛生習慣負責,如廁訓練著實讓許多父母傷透腦筋,張伸光醫師表示,建議在小朋友23歲時學習如何獨立上廁所,這時候的小男孩開始嘗試站著小便,大人要先教會孩子如廁的正確姿勢,小便時要對準馬桶,如廁完記得告訴孩子尿道口必須清潔乾淨,無論是大便或是小便的擦拭方式皆由前往後擦,防止排泄物汙染泌尿道系統。

 

然而,這時候的小朋友也會對外生殖器感興趣,爸爸媽媽要記得告訴孩子們千萬不用用力搓揉,或是玩弄外生殖器。提醒男寶寶包莖處不能強行推開,女寶寶的陰道口與尿道口也要特別擦拭與清潔乾淨。

 

當個聰明父母疾病無所遁形

泌尿道感染是小兒常見的感染疾病,僅次於呼吸道感染。因此,建議父母除了平日觀察孩子的身體狀況與情緒反應外,在為孩子更換尿布或是清潔外生殖器時,可以透過一些方式為孩子的身體做好第一線的把關觀察喔。

 

張伸光醫師表示父母在為寶寶換尿布或是清潔時,記得檢查與觀察寶寶的大小便是否出現異樣;是否有尿布疹、濕疹等症狀;或是在為寶寶更換尿布時,是否會出現哭鬧的情況,有些小貝比特別敏感,尿布會讓他產生外生殖器官不舒服的感覺。此外,有些寶寶泌尿道屬於先天結構的異常,醫師叮嚀父母在不確定寶寶狀況的情況下,一定要請小兒泌尿科作詳細的追蹤診斷,提早發現和及早治療。

 

小兒泌尿道先天構造異常,在男寶寶身上常見有包埋陰莖、隱睪症、腹股溝疝氣、陰囊水腫、泌尿道異常等

 

1包埋陰莖:

一般來說無急迫性的危險,張伸光醫師指出,有些時候因為寶寶過胖導致陰莖被包埋,外觀看起來較為窄小,長大後通常會變成正常的包皮,如果沒有特別的症狀不需要特別的治療,若是父母不放心,可以請兒科醫師檢查,評估是否需要開刀,但要特別注意包皮過長或是過緊會藏汙納垢。

 

2隱睪症:

如果睪丸停留在腹股溝或者在腹腔內沒有降至陰囊,稱為隱睪症。張伸光醫師表示,一歲前仍有機會漸漸降到正常位置,一歲後若未降到陰囊內,需要請小兒泌尿科醫師診斷或是進行睪丸固定術。

 

3腹股溝疝氣:

疝氣平常可能沒有症狀,父母為寶寶更換尿布或是洗澡時,若發現腹股溝或是陰囊有明顯的鼓脹,但平躺或是安靜後隨即消失不見,需要帶到醫院做檢查。一歲之後需要做開刀處理,防止小腸掉入疝氣囊,必免造成腸胃道症症。

 

4陰囊積水:

外觀上陰囊會出現腫脹的情形,常合併疝氣發生,是因為腹水沿著疝氣囊而在陰囊沈積,仍建議開刀處理。

 

5泌尿道異常:

常見有膀胱輸尿管逆流、先天性泌尿道阻塞、神經性膀胱等影響寶寶排尿,容易造成泌尿道感染。

 

常見女寶寶先天泌尿道異常外,張伸光醫師指出,女寶寶外生殖器官構造異常常見陰唇肥厚、腹股溝疝氣等,這是因為女嬰出現雄性化兒有陰唇、陰地較為肥厚的狀況,容易被誤以為是男寶寶;其他常見腹股溝疝氣,需要追蹤治療。此外,父母也要特別注意在清潔時,若有發現她的尿液從肛門口或是陰道口流出來,必須趕緊就醫治療,這是罕見先天上的疾病,不可不慎!

 

 

張伸光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

經歷:林口長庚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新竹南門綜合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

現職:天主教聖保祿修女會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

 



◎圖文僅供參考,若有侵權,敬請告知!必立即移除!

乳腺疏通諮詢指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嬰幼兒知識匯整



 


新手爸媽


 



 


寶寶會爬



 


餵母乳



 


寶寶滿月



 


寶寶站起來


 



 


嬰幼兒長牙、換牙問題


 



 


嬰幼兒發展


 



 


寶寶學走



 


發展遊戲&訓練方針



 


早產兒



 


寶寶說話



 


嬰幼兒安全


 



 


寶寶翻身


 



 


寶寶疾病



 


寶貝教養



 


寶寶學坐



 


寶寶睡眠



 


寶寶餵食


 



 


寶寶學習方針



 


寶寶出遊



 


寶寶預防針



 


寶寶哭鬧


 



 


寶寶壞習慣


 



 


寶寶食譜



好康內容總連



綜合文章區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dBBlX2RFRGV4LRZ0wzfPR8-/article?mid=19519


                                             ♂寶貝成長營♂腸胃&過敏知識推廣  整理匯集


乳腺疏通諮詢指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個妙招幫助孩子成功排痰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而咳嗽是呼吸系統疾病最常見的症狀。一旦幼兒發出陣陣咳嗽聲,父母往往緊張起來——莫非孩子又病了?其實,幼兒咳嗽,不一定就得馬上吃止咳藥,要因人而異,有些幼兒咳出痰後再服藥效果更好。

    幼兒咳嗽屬於生理防禦反射
    為了讓幼兒止咳,許多家長認為咳嗽一定要吃止咳藥,其實這是誤解。

    
從醫學角度出發,咳嗽是一種正常的生理防禦反射,是人體自行清除呼吸道黏液的惟一辦法。咳嗽排痰,可以把呼吸道內過多的分泌物以及吸進的異物和致病菌排出體內,對呼吸系統能起到保護作用。

    
兒 童由於免疫力弱,感冒受涼就可能誘發呼吸系統疾病,如氣管炎、支氣管炎。此時,孩子喉嚨裏有許多痰液,但由於呼吸系統尚未發育完善,不會像成人一樣吐痰, 大多直接咽下去通過大便或者嘔吐排出。如果父母一見幼兒咳嗽,便喂止咳藥,咳嗽雖然暫時停止,但痰液不能順利排出,一旦大量痰液和病菌堆積在呼吸道內,會 導致細菌感染,繼而發展為肺炎。有些則出現胸悶、呼吸困難,甚至引起肺不張、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正確的做法是:孩子咳出痰後再服用止咳藥。

    五妙招幫孩子排痰

  
  保持室內濕度:定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濕度,有利於呼吸道黏膜保持濕潤狀態和黏膜表面纖毛的擺動,有助於痰的排出。

    飲水法:咳嗽的患兒,常有不同程度脫水,會加重呼吸道炎症和分泌物稠度,使之不易咳出,這時給孩子飲用足夠量的水,能使黏稠的分泌物得以稀釋,容易被咳出。同時,喝水還能改善血液迴圈,使機體代謝所產生的廢物或毒素迅速從尿中排出,從而減輕其對呼吸道的刺激。

  
  服白木耳化痰:乾的白木耳先用水泡一兩個小時,換水,煮沸三分鐘,再用小火燉半小時以上,煮到很軟或呈黏稠狀即可,每天3~4次,每次一小碗(100毫升)

  
  蒸汽法:將沸水倒入容器中,抱起孩子,使其口鼻對著水蒸氣呼吸,可使痰液變稀,利於咳出,還可減輕氣管與支氣管黏膜的充血和水腫,減少咳嗽。但千萬要小心燙傷。

    拍背法:在咳嗽間隙,讓患兒側臥或抱起側臥,家長輕拍患兒背部。拍背法能促進患兒肺部和支氣管內的痰液鬆動,向大氣管引流並排出,而且可促進心臟和肺部的血液迴圈,有利於支氣管炎症的吸收,使疾病能早期痊癒。

    聽音辨別咳嗽類型
    咳嗽是諸如感冒、支氣管炎、咽炎、哮喘、肺結核等疾病的表現,不同疾病所導致的咳嗽聲是有區別的,父母可聽音初步判斷疾病的輕重緩急。

    
帶痰的聲音疑似普通感冒,表現為:咳嗽時帶痰,不伴隨氣喘或急促的呼吸,不分白天黑夜。

    
喘鳴的聲音疑似哮喘,
表現為:持續咳嗽並常伴有喘鳴或氣喘,咳嗽時間長達10天以上,晚上或活動後病情會加重,而且當幼兒接觸到花粉、冷空氣、動物皮屑、粉塵或煙霧時,咳嗽都會加重。

  
  嘶啞的聲音疑似流感,表現為:由喉部發出的、略顯嘶啞的咳嗽,隔一段時間咳一下,有時候乾咳,有時候帶痰。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dBBlX2RFRGV4LRZ0wzfPR8-/article?mid=23105



乳腺疏通諮詢指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3

嬰幼兒優質睡眠~秘笈





前言


吃飽睡,睡飽吃,是初生嬰兒的典型作息。平均來說,新生兒的一天大約有2/3以上(約16-17個小時)的時間是在睡夢中,一直到三歲大的幼兒一天仍需要睡到12小時左右。可見對3歲以下嬰幼兒來 說,睡眠佔據了他們一天中大部份的時間,也代表了睡眠在嬰幼兒的發展過程中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睡眠的量及品質對嬰幼兒的順利生長發育來說是很重要的,偏 偏每個小孩子的體質不同,乖寶寶型的該吃就吃,該睡就睡,媽媽帶來得心應手;而磨娘精型的卻晝睡夜哭,搞得家人夜不安寧,雞飛狗跳。


 


睡眠是讓人經過一天的活動之後,身體有充分休息的機會,得以消除疲勞,紓解緊張、不安的情緒,恢 復精神與體力,有益身心的健康,亦儲備了第二天活動的能量。就嬰幼兒來說,睡眠的重要性不亞於成人。尤其是嬰兒,除了吃,睡就是最重要的活動。俗諺:「能 睡的小孩成長比較快」、「一暝大一寸」。除了恢復體力外,睡眠尚可促進嬰幼兒神經系統和腦部的發育,進而有助於全身的成長發育。


 


很多父母都會擔心小孩的睡眠,有些嬰兒整天都在睡,父母會擔心是不是有病?有些小孩是白天都在 睡,晚上清醒,使父母作息大受影響。到底嬰幼兒要怎麼睡、睡多少才算正常?在此簡單為大家介紹嬰幼兒正常睡眠生理需求、夜不安眠的常見原因及如何養成良好 的睡眠習慣。


 


嬰幼兒正常睡眠生理需求


年齡越小的寶寶,睡眠時間越長,並且從剛出生時的日夜平均分佈,慢慢進展成為夜裡多而白晝少。到 底小寶寶要睡多久才算正常,其實,這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因為,每個小寶寶都是特異的個體,各有不同的體質,不同的睡眠需求,不同的睡眠模式。不過一般說來 仍有個常軌可循,只要不太脫離常軌,生長發育曲線也正常,父母就可不用太過在意。所以下表僅供參考之用:


 


嬰幼兒的睡眠時數


     新 生兒大部份的時間都處於睡覺狀態,不同月齡的嬰兒睡眠時間長短不一。不同月齡嬰兒的睡眠時間如下:(所以下表僅供參考之用


表 格標:孩童睡眠週期













































月 齡



總 睡眠時數



一 日平均睡眠時間時數



1-2 個月



16-18小時



夜間10-11小時及日間小睡6- 7小時



3 - 5個月



1415小時



夜間10小時及日間小睡4- 5小時



6-12個月



14小時



夜間11小時及日間小睡3- 3.5小時



1



13.5



夜間11小時日間小睡2- 2.5小時



2



13小時



夜間11小時及日間小睡2小時



3



12小時



夜間10.5小時及日間小睡1.5小時



10



10小時



夜間9.5小時及日間小睡0.5小時



14歲大時



9小時



夜間9小時



18歲大時



8.25小時



夜間8.25小時



 


0-3歲嬰幼兒的睡眠需求  (單位:小時)


由上表可知,嬰幼兒的總睡眠時間隨年紀的增加而逐漸減少,但其中主要減少在日間的睡眠時間,0-1歲之間夜間睡眠時間反而是微量的增加,直到滿一歲之後才開始慢慢的減少,此後,隨年紀再增長,睡眠的模式也就逐漸地逼 進成人的模式了。


初生嬰兒大部份的時間都在睡覺,餓了就醒,醒了就想吃,飽了就睡,如此睡睡吃吃,他可不管大人世界白天與黑夜的差異。大 約要到六個月大之後,自主活動能力逐漸增加,開始試著探索周遭的世界,同時較有能力和大人互動之後,才開始逐漸呈現“白天活動、晚上睡覺”的作息模式。


 


嬰幼兒睡眠對成長發育的重要性


良好的睡眠品質幫助維持人體功能正常運作已是眾所皆知的訊息, 然而對寶寶來說,良好睡眠品質更可促進生長、提昇免疫力及大腦細胞的積極發育。睡眠能加強釋放肌肉生長與修復的主要賀爾蒙,而嬰幼兒於睡眠時,尤其是在夜 間10點至凌晨2點 間,所釋出的生長激素較寶寶於非睡眠時期高出三倍或以上!此一生長激素能幫助嬰幼兒燃燒脂肪並轉化成肌肉能量、幫助身體強化韌帶與肌腱發展、加強蛋白質合 成等。在學習方面,認知功能的維持與記憶力的發展也與良好睡眠有直接的關係,而良好記憶力發展有助於寶寶學習能力的提升。睡眠同時也是一種發洩情緒與壓力 的管道,有些寶寶晚上沒有睡好,一早起來就會有起床氣,容易發生注意力不集中或情緒焦躁不安的情形。良好睡眠習慣的養成有助於寶寶獲得優良的睡眠品質及增 加親子之間的親密互動。


 


欠睡眠債(sleep debt)難補回


不論成人或嬰幼兒,在夜間10點至淩晨兩點之中,若處於睡眠狀況的話,生長激素將會分泌增加,此時的生長激素將會衝到一日之內的最高峰,而後 慢慢趨緩至平常的量。每日唯有在此時,生長激素的量將會比平常高出許多,也就是說,若能夠在間10點至淩晨2點之中,處於睡眠的話,不論成人或嬰幼兒的身體,不僅可以得到良好的睡眠,也能獲得完整的生長激素得以生長發 育。反過來說,當10點至淩 晨2點之間,人們沒有處在睡眠狀況的話,突地增高的生長激素將不會發 生。睡眠債一旦欠下,即便隔天睡眠達8個小時以 上,生長激素雖會分泌但仍處在平常狀態。因此,最好的狀況是,11點至淩晨兩點之間,嬰幼兒及成人需處在熟睡狀態之後,才能順利進入REM睡眠期,才能得到良好的生長發育刺激促進。


 


 


夜不安眠 的常見原因
一些嬰幼兒常見的睡眠問題可能影響到他們的睡眠品質,甚至影響到大人的作息及工作。這些問題有些是過渡性而無 害的,有些卻可能隱藏著一些健康上的問題。

剛出生的新生兒比較容易 在夜間哭鬧,因為他們的吃睡週期是沒有晝夜分別的。通常在抱起他們,或餵飽之後就會再度安靜的入睡,只是有時一晚要起來好幾次,累壞了父母。

一歲以內嬰兒的夜哭的常見原因不外是餓了、尿布濕了、或是睡眠環境不適,比如太熱、太冷、太吵。如排除了這些 原因,就必需注意嬰兒是否生病了。半夜腹絞痛是常見的現象,嬰兒會睡到半夜莫明其妙的漲紅著臉大哭。若合併有腹瀉,胃口變差的情形,可能有腸胃炎或是牛奶 蛋白過敏之類的問題,應該就醫檢查。若未合併其他腸胃問題,則可能為不明原因的腹絞痛,這種情形多半在三月大後就會改善,必要時可請醫師處方藥物幫忙。

一歲以後的幼兒如果夜哭、或睡不著除了生理上的不適外,還要考慮心理上的因素,認 床、作惡夢、尿床、上床時間不固定、白天或睡覺前太興奮是常見的原因。


 


如何幫助 嬰幼兒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每個嬰幼兒體質不同,睡眠需求不儘相同、睡眠模式也不儘相同。不過,良好的睡眠是正常成長的必要條件。父母仍應該 經由的誘導方式,養成嬰幼兒良好的睡眠習慣。


* 嬰兒期:


1、要讓嬰兒睡的安穩,吃飽、換過乾淨的尿布、不要穿的太多、輕柔舒適的寢具、適 宜的室溫、較暗的燈光、不太吵雜的環境等都是要考慮的因素。


2、在剛出生後的前3-4個月,由於嬰兒仍在吃吃睡睡的模式下,只能順著他的本能,餓 了就餵他,飽了自然就會睡得安穩。所以,半夜起來餵奶是免不了的。但可藉著奶量的逐漸增加,使餵奶間隔能逐漸延長,慢慢的一次的睡眠時間就跟會拉長,自然 就會減少媽媽半夜起來餵奶的需要了。


3、較大一點的嬰兒和大人的互動漸漸增加,此時最忌在嬰兒上床時間之前加以逗弄, 或玩一些較激烈的遊戲。最好能以一些靜態活動,營造睡前的安寧氣氛。因為讓他情緒太興奮的話,一來可能睡意全消;二來過度的興奮也會他們睡得較不安穩,容 易夜哭,甚至作惡夢。


4、嬰兒持續被按摩,不但變得安 靜、滿足、不易哭鬧,更能熟睡、生理時鐘也漸趨平穩規律,所以平時可多幫嬰幼兒按摩,可使嬰幼兒的肌肉放鬆,使嬰幼兒睡得比較穩,較容易入睡,並可增進睡 眠品質。


 


*幼兒期:


1、培養固定就寢模式,睡前有個平靜安詳的就寢模式,例如說說床邊故事、輕聲細 語,先協助幼兒安靜下來,再將幼兒安置在床上,讓其學習自行入睡。


2、可和幼兒以約定的方式,說好固定上床的時間,養成定時上床的習慣之後,可以讓 睡眠的品質及效率皆比較好。


3、隋著年齡增長可以慢慢的縮短午睡的時間,1歲以上 的孩子,午睡時間應該早一點,最好在下午1點以前,而且避免午睡超過2個小時。若是下午3點以後的睡眠,都有可能影響夜間睡眠的持續性。同時在下午安排一 些較耗費體力的遊戲活動,可增加晚上睡眠的品質。


4、晚上不要做太過興奮或活動量大的活動,目前因雙薪家庭的增多,親子接觸時間較 少,為了增進親子感情,而將晚上的時間都陪著孩子玩,因而使孩子情緒過度興奮而睡不著,或有睡到半夜會哭叫的情形。若有上述的情形,要拍拍他,溫和的安慰 他,使他安靜下來,再陪他一會兒,等其再度入睡,再離開。


5、睡覺前能有一小段輕鬆的時間作為睡前的準備,譬如說先去上個廁所、刷牙、換睡 衣,放段柔和的音樂、說段床邊故事、抱著心愛的玩偶或枕頭(毛巾、毯子)一起上床。父母親幫孩子蓋好被子,親親小臉,說聲晚安,再關燈或對怕黑的孩子留盞 小燈,使孩子安心入睡。


6、不要讓孩子有被逼或催促上床睡覺的感覺。睡覺應是帶著愉快、輕鬆的感覺入眠。 所以到了該睡覺的時間,父母親也以較輕鬆的態度牽著小手或抱他上床去睡。當然最好的方式就是家人都能就寢,或至少兄弟姊妹是同時就寢,或家人配合進行靜態 的活動。讓他有公平、我不是孤單的感覺,及較安靜的入睡環境。


7、提供幼兒良好的睡眠環境,幼兒上床之後,大人們就應該停止喧鬧的活動,讓他們 能安心的就寢,不會耽心是否有什麼好玩的活動沒有參與到。


8、當幼兒半夜醒來,避免將其抱起或過度刺激:可嘗試用輕聲細語或用手輕拍,並提 醒其身邊的寵愛物,讓幼兒嘗試自我安撫,漸漸減少對照顧者的依賴,自行進入睡眠。


 


結論 


即使已經有育嬰的經驗,父母親在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時仍然會忙得手忙腳亂。憑藉觀察嬰幼兒逐漸展現的能力而覺得驚喜 之餘,父母親在養育嬰幼兒的過程中仍會瞭解自家的寶貝是與眾不同而且是獨一無二的。家中的寶貝如果能夠有規律的生活作息,擁有比較長時間而平穩的夜晚睡 眠,對於照顧的成年人來說就可以減輕許多負擔。養成規律的作息和夜晚的獨自就寢入眠,對於寶寶也是個正面的發展里程碑。在精神上支持寶寶,鼓勵寶寶並多加 讚美,一定能夠享有更好的親子關係。


 


一個人的生活作息,在現代多元的社會裡,看來似乎越來越不重要,因為每個人所享有的自由越來越多,而我們的教育 也教導我們,要能包容每個人不同生活模式。但對於一個正待灌溉成長的嬰幼兒而言,給孩子一個合理正常的生活模式,是為人父母的責任。



乳腺疏通諮詢指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個月 
視力不到0.1,只可見30公分內的物體 
眼前〈20~30公分距離〉出現人臉時會專注看 
別人對他說話會注視,蠕動唇好像要說話 
亮與暗的視覺反差和移動中的物體可以吸引其注意


1個月 
仰躺時,眼睛可做橫向幅度約90度的追視
對他吐舌數次,他會模仿出類似的動作 
對於別人的疼愛會有自發性的微笑


2個月 
認得媽媽

3個月 
喜歡看自己的手、看手中所抓的物品 
喜歡看移動中的物體 
眼睛可做橫向幅度約180度的追視 
對週遭好奇,專注的看 
眼睛看遠、看近的調節力發展完成

4個月 
看不到人會哭;哭泣時,有人靠近他,即停止哭泣,看到人會笑 
到陌生地方,會好奇的四處張望
拿玩具給他,顯得高興,活潑起來 
雙眼對焦,產生立體感 
對光譜的感受度,已接近成人的水準,能看出紅、藍、綠、黃等四大類別色彩

5個月 
視力進展到0.3

6個月 
尋找掉落的東西 
喜歡玩躲貓貓遊戲

7個月 
前方有玩具會伸手去拿
仰躺時,會抬頭巡視四周 
喜歡拍打鏡中的人 
認識家人 
可從照片中認出媽媽 
開始對陌生人出現怕生、害羞的反應 
餵食時,會出現張口等期待的反應

8個月 
看到吸引他的東西,會以想盡辦法移位到目的地 
隨著大人的視線或手勢,而去注意某個人或物體

9個月
肢體表達:手指要去的方向、手遮臉拒絕洗臉、揮手表示再見 
會找出藏在手帕下的玩具:會主動拿著手帕玩躲貓貓遊戲 
喜歡參與別人的活動、跟別人一起玩滾球、拍打氣球等 
面對陌生大人會害羞、怕生

10個月 
喜歡將東西丟在地上,再觀察它到哪去了,反覆如此

11個月 
能領悟一些簡單的動作或手勢而有反應 
當他的面把東西藏起來會去尋找

1歲 
將圓形積木放入積木板的凹槽內 
視覺對比的敏感度達到成人的水平

1歲1個月 
發生好笑的事,他能領會的笑

1歲2個月
會玩洋娃娃 
能記住東西擺放的位置 
放置在高於其視野的東西,也會辦法去拿

1歲4個月 
能指出4種動物的圖片 
了解一般動作的意思,如『親親』、『抱抱』的意思

1歲6個月 
在圖片中指出熟悉的物體 
將動物與其叫聲相配對〈如:汪汪、喵喵〉 
假扮餵食的動作 
看書時,拿書的方向通常是正確的

1歲7個月 
指認身體三個部位 
將東西分類〈按顏色、形狀等分類〉 
認出照片中的自己 
將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積木放入所屬的積木盒內

1歲8個月 
可將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同樣的形狀歸類 
將四色〈紅、黃、藍、綠〉歸類

1歲9個月
將三角積木放入積木板凹洞內

2歲 
在照片中可指認熟識的大人 
歸類顏色或形狀 
知道什麼場合做什麼事

2歲2個月 
知道到自己的性別

2歲4個月 
至少能正確指認一種顏色

2歲6個月 
區分物體大小 
完成三片一組的拼圖 
至少有一個自己喜愛的電視節目 
指認身體六個部位
了解『2』的概念

2歲7個月 
一起玩扮家家酒

2歲8個月 
畫圖至少用兩種顏色 
點數1~3

2歲9個月 
自己設法避免危險

3歲 
區分高、矮 
認識三種顏色 
認識圓形、仿畫圓形 
區分一個及多個
可在一堆東西中挑出最大的 
視力達到1.0

3歲2個月 
區分長短

3歲3個月
分辨上面、下面、旁邊

3歲4個月 
分辨4種顏色

3歲6個月 
點數7個移動的東西

3歲7個月 
辨認三角形、正方形 
會點數1~10

3歲9個月 
過馬路時會看路的兩頭

4歲 
辨認長方形 
點數17個定點的物件

4歲5個月 
把一堆東西按大小排序 
把0~10按次序排列

4歲6個月 
認得至少4個注音符號

4歲7個月 
在5個序列中,知道每樣東西是排在第幾位

4歲8個月 
畫出兩個以上不同的東西,例如:人、房子、樹、花

5歲 
會看時鐘的準點,例如:1點、2點
區分遠近 
在10個序列中,知道每樣東西是排在第幾位 
眼球靈活運轉能力達到成人水準

5歲4個月 
玩猜拳遊戲

5歲5個月 
點數15個會移動的東西 
聽寫出至少10個注音符號

5歲7個月 
在食物或圖片中,指出此物缺少了哪個部份 
區分左右

5歲8個月 
寫出1~9的數字 
可自己寫出兩個國字

6歲 
認出所有的注音符號

7歲~11歲
視覺追蹤能力隨閱讀而發展


 


 


乳腺疏通諮詢指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解開孩子成長的密碼 —0-6歲嬰幼兒發展手冊(網路文章)







解開孩子成長的密碼



分類:親職教育

 


發行單位:教育部


從前,因為我們對嬰幼兒的了解非常少,一直以為嬰幼兒是軟弱無助、沒有能力。但是近代,心理學家發明了許多複雜精密的科學儀器進行研究,才發現嬰幼兒所具備的能力,其實遠超乎我們的想像。
  本手冊是參考國內外嬰幼兒發展的理論與幼教專家的建議編寫而成,希望能提供父母有關嬰幼兒在生理動作、認知能力、語言溝通、及社會情緒發展等方面最新、最重要的資訊。

為甚麼父母必須瞭解嬰幼兒發展的基本常識?
  嬰幼兒期是各方面發展的關鍵時期,錯失關鍵期教養方式的配合,可能因此影響孩子的一生。
如果父母知道嬰幼兒發展的基本常識,才知道孩子在各方面的發展是否正常,如果孩子可能有缺陷與問題,才能及早發現,轉介給醫生診療,幫助孩子儘早克服缺陷。另外一方面,我們也才能依據孩子的特質及需要,提供適合的環境與教養方式,幫助他發揮潛能。


每位孩子的發展情形都一樣嗎?
  孩子有「個別差異」,發展快慢各有不同,即使是同樣年齡的孩子,也不見得會表現出同樣的能力,就連孩子本身在各方面的發展速度也可能不同,如:身體動作發展較快的孩子,不見得在語言表達上也發展較快。
  本手冊所說各種行為的出現年齡,指的是平均年齡,只能作為參考,如果孩子某方面發展出現的年齡與手冊的數據不同,父母不用太驚慌,除非差距超過半歲以上,再安排他去醫院檢查一下!

了解孩子的發展情形,就是愛他的第一步
  父母都想給孩子最好的環境、最多的關愛,希望孩子有最好的發展、最佳的表現。當您拿起這本手冊閱讀的同時,您已邁出重要的第一步--願意吸收最新、最重要的嬰幼兒發展常識,努力瞭解您家寶貝的發展情形,這表示您是非常盡責、稱職的父母。
  建議您可以參考手冊提供的「父母可以做的事」,在孩子各項發展的重要關鍵時刻,發揮教養上的臨門一腳,輕輕鬆鬆就讓孩子順利送上發展任務的下一站。


※以實際年齡為主


2-3歲的孩子



■生理動作發展
‧ 可以跑跑跳跳,踮著腳尖走路,自己上樓梯,學習騎三輪腳踏車。
‧ 能自己使用餐具吃飯。兩歲以後,可以嘗試自己脫掉鞋襪和已經解開鈕釦的衣服,兩歲半後可自行脫掉或拉上有鬆緊帶的褲子。
‧ 會熟練地用筆塗鴉畫圈,一頁頁地翻書,會串大珠子、拍打揉捏黏土。

■父母可以做的事…
‧ 多帶孩子到戶外活動,可幫助他大肌肉的發展,孩子的靈活度與平衡感也會更好。
‧ 孩子正在學習靈活運用手指的能力,凡事喜歡自己嘗試,你可以多讓他自己練習吃飯、脫掉衣物。
‧ 當孩子嘗試自己動手做某件事時,無論結果如何,父母都應該以鼓勵的態度,肯定他的嘗試。






孩子的不小心
如果孩子不小心弄翻食物,不要生氣、罵孩子,因孩子正在學習,若有疏漏也是正常的。
(1) 為他準備材質及大小適合他使用的物品,如:塑膠餐具、杯子、小水壺。
(2) 鼓勵他多嚐試,多提供他練習的機會。
(3) 肯定他的嚐試,跟他說:「好棒!你願意自己試試看,以後你一定會愈做愈好!」。




■認知能力發展
‧ 孩子能分辨物體的大小、形狀及紅、黃、綠三種顏色,還可以進行簡單的配對。
‧ 孩子瞭解生活中的事物有不同的功用,會嚐試以不同的方式使用生活中的物品,如:洗澡時,孩子會把身邊所有可以拿到的東西,都放到浴盆裡,看看會發生甚麼事情。

■父母可以做的事…
‧ 準備黏土、積木、蠟筆、紙、保特瓶等各種安全多樣的素材,讓孩子可以進行自己動手操作的活動,只要孩子不會傷害到自己或別人,也不會破壞物品或環境,怎樣玩都可以。
‧ 盡量多提供孩子探索、操弄各種生活物品的機會,就算是不要的空瓶子,對孩子而言都是很好的玩具。
‧ 鼓勵孩子發問,引導他自己解決問題,或帶領孩子一起尋找問題的答案。






背誦不是孩子最佳的學習方式
要求孩子背誦唐詩、三字經並非不可能,只是孩子並不了解唐詩、三字經的意義,所以背完很容易就忘,並無益學習,反而剝奪了孩子從遊戲中探索學習的機會。真正有益孩子學習的方式是:
(1) 遊戲學習:在扮家家酒時,練習人際互動。
(2) 動手操作:為了遊戲,自己動手製作道具。
(3) 問題解決:遊戲時遇到問題,想方法解決。
(4) 對話討論:有助孩子了解自己遭遇的問題。




■語言溝通發展
‧ 能理解簡短的語句,回應爸媽的簡單指令,並且了解否定句的意思。
‧ 會用簡單的句子表達自己的需求,如:我要尿尿、我肚子餓,但很少使用形容詞、副詞,即使有時看起來好像有,如:說出「老婆婆」、「小白兔」,實際上孩子是把整個詞看成一個整體單位。

■父母可以做的事…
‧ 孩子愛模仿成人說話,多在生活中與孩子對話,他自然而然就會學到正確的表達及溝通方式。
‧ 儘可能安排每週一次以上的親子共讀時間,跟孩子一起閱讀圖大字少的繪本或生活故事。
‧ 為孩子慎選電視節目和錄影帶,避免他學到不雅的詞彙與不當的語言表達方式。






別跟孩子說教
別跟三歲以下的孩子說大道理,因為他聽不懂,下次仍可能再犯,如果採打罵的方式,他也不知道自己該做甚麼才對。建議您可以:
(1) 直接以行動示範甚麼是該做、可以做的事情,如:發現孩子用大人用的原子筆在牆壁塗鴉,爸媽可示範如何使用適合孩子的粗筆,在適合的地方上塗鴉,如:屬於孩子的畫冊。
(2) 讓孩子承擔自己行為帶來的後果,如:孩子堅持要自己拿湯匙吃飯,剛開始可能會舀不到東西,或食物還沒送到口就掉滿地,幾次失敗之後,就會因為肚子餓,要爸媽餵他。




■社會情緒發展
‧ 孩子會想和其他孩子一起玩,雖然實際上是各玩各的,但仍會注意彼此的遊戲,有時會短暫參與對方的活動。
‧ 恐懼的情緒增加,怕黑、怕獨處,容易嫉妒新生的弟妹,會用大哭大鬧的方法表現不滿的情緒。
‧ 孩子能短暫聽從成人的警告或提醒,但自己的想法變多,喜歡說「不」,追求獨立自主。

■父母可以做的事…
‧ 帶他到社區公園,鼓勵他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教他學習遵守簡單的規範,如:「分享」、「排隊」。
‧ 學習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鼓勵他表達情緒,透過說故事及遊戲,幫助他認識、抒發情緒。
‧ 傾聽孩子的想法與意見,尊重他的感受,給他 更多選擇的機會,但不能任意放縱他。







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
如果孩子一直大哭大鬧,父母先不要發怒,可以試想引發孩子哭鬧的可能原因,不要一直質問孩子,也不要打罵孩子,這樣孩子會更不容易說出自己哭鬧的原因。
建議你可以蹲下來抱他一下,輕拍他的背,等他哭聲平息、情緒好一點時,再以和緩的口氣跟他說:「爸媽知道你心情不好,你怎麼了?來,跟爸媽慢慢說。」、「如果你一邊哭一邊說,爸媽聽不見你在說甚麼,也不知道要怎樣幫你…」,孩子的情緒可能就會緩和一些,並試著說出他怎麼了。


 



■ 爸媽的Q & A
1. 孩子凡事都說「不」,該如何處理?
‧ 孩子說「不」,是必經的成長歷程
爸媽可能會因為兩歲左右的孩子愛說「不」,而覺得困擾。其實2到3歲的孩子特別愛「唱反調」,這是正常的發展過程,爸媽可以提醒自己,少跟孩子說:「不可以!」多跟孩子說:「你可以做甚麼。」、「你可以試著做做看甚麼。」相信孩子說「不」的次數也會愈來愈少。

‧ 喜歡追求獨立自主的兩歲孩子
兩歲以後的孩子,因為有了自主行動的能力,喜歡跑跑跳跳、爬上爬下、騎三輪車四處探索,生活中許多事都想要自己嚐試,如:自己吃飯、拿筷子、脫鞋、如廁。孩子喜歡模仿大人,不喜歡聽從大人的命令,即使做不好,也想自己做。
只要注意安全的問題,父母可以讓孩子試試他想做的事,在一旁陪伴就好,如:在平坦空曠的地方,讓孩子練習騎三輪車,讓孩子有充分機會練習,無論孩子做得怎樣,都不要用批評取笑的方式否定他,免得他因為挫折感而放棄嚐試,只要他有一點點進步,就肯定他:「你做得很好,下次會愈騎愈好、愈騎愈遠!」,這樣可以使他對自己充滿自信,培養出願意自我挑戰的特質。

‧ 順應孩子的發展與個別特質
父母如因安全或整潔問題,限制孩子對環境的主動探索,可能會造成他變得非常被動,或變得更愛反抗大人。孩子必須藉由完成自己能做的事,證明自己是個有能力的人,建議父母可順應孩子的發展需求,讓他藉由探索環境了解或發展自己的能力。
除了順應孩子的發展需求之外,教養孩子也需要順應孩子的個人氣質傾向,如:活動量大的孩子,需要更多的運動,才會更有利於他的發展。

2. 我家的孩子很偏食,怎麼辦?
「小宇很挑食,只愛吃甜食,不喜歡吃菜吃肉,令人擔心他的營養與健康問題。」

‧ 飲食問題帶來的健康問題
飲食習慣不良的孩子,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或是脾氣暴躁,而吃了太多高糖高鹽、高脂肪高熱量的油炸食物,容易導致肥胖症,未來還可能因為血醣過高,引發糖尿病。
有些父母以為孩子小時候胖沒關係。其實,如果小時候沒有養成健康均衡的飲食習慣,長大後更容易愈發胖,可能造成呼吸不順、肺活量不佳及其他心血管疾病。而且肥胖容易使人自我形象低落,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

‧ 讓孩子不偏食的五大良方
(1) 吃飯前,不要讓孩子做劇烈運動。不可以零食代替正餐,如果孩子在正餐前肚子餓,可以改給他少量水果、牛奶止飢。
(2) 孩子不想吃東西時,不要硬性要求與逼迫,選在孩子最可能餓的時候,給他食物,而且盡量少量多餐。
(3) 改變食物烹調的方式,如:把青菜剁碎,跟餃子皮或餡攪和在一起,或以鮮豔的食物色彩或裝飾可愛的餐盤提升孩子吃的興趣。
(4) 讓孩子參與烹調食物的過程,如:幫忙攪拌,鼓勵他吃看看自己製作的餐點。
(5) 用聊天或繪本說故事的方式,鼓勵孩子嚐試新的食物,讓孩子明白飲食習慣與身體健康的關係。


3-4歲的孩子



■生理動作發展
‧ 孩子四肢動作的協調性愈來愈好,可以同時控制手和腳的動作,如:一邊拍手、一邊踏步。
‧ 能用一隻腳站立,踮著腳尖跑,會自己下樓梯、上廁所,接近四歲,排便後能自己把屁股擦乾淨。
‧ 孩子會熟練地自己吃飯洗手,學習解開拉鍊、鈕釦脫下衣服,會自己穿襪子和不用繫鞋帶的鞋子,能雙手接球。

■父母可以做的事…
‧ 孩子精力旺盛,因為他正在學習掌控、運用自己的身體動作能力,父母不要過於苛責或擔心。
‧ 如果無法常帶孩子外出活動,可以在家裡準備一塊軟墊,帶孩子隨著音樂的節奏自然擺動。
‧ 鼓勵孩子自己解開鈕釦、拉下拉鍊、穿鞋、擺碗筷,對孩子來說,都是有趣的事。






孩子用餐習慣的建立
家裡應有固定的用餐時間,跟孩子約定好,在開飯前把電視關起來,要求孩子把玩具收好。不讓孩子在吃飯前,從事劇烈活動,或是開始一個遊戲,如果孩子玩得正高興,他當然不想乖乖坐下來吃飯。
家裡可以營造愉快的用餐氣氛,可以讓孩子更愛與全家人一起用餐,享受家人的共處時光。如果孩子愛在吃飯的時間滿屋子跑,應該要求他坐在固定的位置用餐,不要在後面追著餵他吃飯,要求孩子坐在固定的位置上,才能吃東西。



■認知能力發展
‧ 孩子常只關注事物的某一點,無法掌握全面,只能從自己的角度思考事情。
‧ 孩子會把不相干的兩個事件連結成因果關係,如:媽媽生病,是因為我不乖。
‧ 因為日常生活經驗的累積,孩子可以指認出常常看到的數字、標誌或符號,如:知道招牌上的M代表有吃有玩、有麥當勞叔叔的地方。

■父母可以做的事…
‧ 鼓勵孩子多觀察生活周遭的事物,與孩子討論他有興趣的主題,如:昆蟲、寵物、動物等。
‧ 讓孩子嚐試自己解決問題,不要搶著幫孩子做事,鼓勵他尋找問題的答案。
‧ 常說故事給孩子聽,與孩子討論故事中的人物、事件、結果,鼓勵他表達自己的想法。






為孩子打造閱讀環境
為孩子布置豐富的閱讀環境很簡單。首先,在家中一個舒適的小角落,預備好書架及充足的光源,圖書資源則可以從下列很多方式取得:
(1) 到書店或各縣市立、鄉鎮圖書館看書或借書。
(2) 可與親戚朋友、孩子的同學交換圖書。
(3) 到二手書店或是拍賣網站尋找二手書。
(4) 文建會兒童文化館網站有提供繪本動畫。
http://children.cca.gov.tw/home.php


■語言溝通發展
‧ 學到許多新字彙,能理解較長的句子,如:請你把地上的球跟球拍拿給媽媽。
‧ 喜歡聆聽、模仿各種聲音,如:各種狀聲詞「咩咩」、「喵喵」。
‧ 開始使用有連接詞的「複合句」,如:「彤彤不去睡覺,因為還不累」,也能使用問句及否定句。
‧ 會哼哼啊啊,唱簡單的歌。

■父母可以做的事…
‧ 多與孩子溝通分享生活中的經驗,如:今天做了哪些好玩有趣的事情,你最喜歡哪一樣?
‧ 教導孩子說話時應注意的禮貌,如:借東西時說:「我想跟你借這本書,可以嗎?」
‧ 利用睡前,為孩子說一個床邊故事,或播放合適的有聲書、好聽的歌謠給孩子聽。






鼓勵害羞的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每個人的氣質有天生的差異,某些孩子天生害羞,父母不要一直責怪他不夠大方,安靜害羞的孩子也有自己的優點。父母可以別種方法,慢慢地鼓勵孩子願意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1) 不要強迫他發言,愈給他壓力,他就愈會抗拒。
(2) 多與他討論生活中的事件與經驗。
(3) 當他願意發表自己的想法時,多肯定他,增強他的自信心。


■社會情緒發展
‧ 會和同伴一起遊戲,能夠與人合作,尋求同伴的幫助,能適應團體生活及遵守群體規範。
‧ 因為剛上學有適應上的問題,孩子會有更多的負面情緒,喜歡告狀。
‧ 會主動向人打招呼。能對他人表達同情。會依據外顯的特徵,如:髮型或服裝,來認定性別。

■父母可以做的事…
‧ 爸媽可以邀請班上小朋友到家裡玩,讓他有更多機會練習與人相處互動的方式。
‧ 孩子鬧情緒時,可以適時回應孩子的情緒,幫助他認識情緒,如:「你看起來好生氣。」
‧ 提醒孩子與人互動時應該注意的禮貌,如:「請」、「謝謝」、「對不起」。






照顧自己的情緒
照顧孩子是十分費心辛苦的事,父母當然也會有情緒失控時,當你心情低落時,可以
(1) 跟孩子說:「我現在心情不好,需要安靜地休息一下。」
(2) 鼓勵孩子在一旁安靜地玩,自己聆聽輕柔的音樂,泡一杯茶喝。
(3) 請人幫忙看顧孩子,讓自己放個半天假,出門散散心,從事自己喜歡的活動。
(4) 帶孩子到朋友家跟小朋友玩,自己則跟好友聊天、紓解情緒和壓力。


■ 爸媽的Q & A

1. 如何幫助孩子克服恐懼?
‧ 孩子不能區分想像與現實
3、4歲的孩子,因為無法區別想像與現實的不同,加上生活經驗不足,一旦生活中聽到、看到沒見過的東西或感覺到不尋常的氣氛,便會產生許多不必要的聯想,導致害怕與恐懼的產生。

‧ 不用孩子恐懼的東西嚇他
有父母是以恐嚇的方式管教孩子,常跟孩子說:「你再不乖,鬼就把你抓走。」這也許有效,但卻讓孩子感到恐懼,給孩子的心理帶來不良的影響。建議父母不要讓孩子接觸到恐怖的故事或影片,也不要用恐嚇的方式管教孩子。

‧ 理解與接納孩子的恐懼情緒
不要因為孩子表現出恐懼,就嘲笑他是膽小鬼,更不應該要求「男生」一定要勇敢。恐懼的情緒人人都會有,父母應該試著接納孩子的恐懼情緒。

‧ 孩子對死亡與災難的恐懼
某些孩子可能會因為經歷親友的死亡,或碰到災難,如:921大地震,對死亡與災難產生莫大的恐懼,父母不應避諱與孩子談論這些話題,如果父母也表現出排斥及恐懼的心態,會讓孩子更加害怕。

‧ 帶領孩子尋找因應恐懼的策略
孩子真的很害怕時,父母可以多陪伴他。在睡覺前,可為孩子講溫馨可愛的故事,或放一些輕柔的音樂,緩和他的恐懼情緒;為他點上一盞夜燈,增加孩子的安全感。有很多繪本的主題與如何面對恐懼有關,父母也可以透過親子共讀,幫助孩子從不同的觀點看待恐懼。


2. 如何進行親子共讀?
‧ 親子共讀,從說故事開始
要引起孩子閱讀的興趣,父母自己必須先能享受閱讀的樂趣。一開始,父母可以在家裡布置一個安靜舒適的小角落,旁邊就放著圖畫書,以愉快的心情,說故事給孩子聽。不要把說故事想得太難,用自然的方式朗讀繪本,孩子就會陶醉其中,享受共讀的樂趣。

‧ 同樣的故事重複說,好嗎?
許多孩子會要求爸媽重複說同樣的故事,父母不要因此失去耐性,認為孩子沒有學到新東西。孩子喜歡重複聽一個故事,可能是受到故事的某些情節所吸引,從多次重複閱讀中,他會更深刻地感受到其中的意義。所以親子共讀應該重質不重量,重複說同樣的故事沒有不好,最重要的是孩子想聽、喜歡聽。

‧ 不要把說故事當作說教
許多父母說故事給孩子聽的目的,是要趁機教訓孩子,警惕他日常生活的行為表現。如此,孩子會認為爸媽是在藉著說故事罵他,很快就會失去聽故事的興趣。

‧ 親子共讀的過程,可鼓勵孩子發問、分享
故事本來就是一種經驗分享,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父母可以鼓勵孩子發問、分享類似的生活經驗,但是千萬不可強求,更不能要求孩子一定要複述或背誦故事,或問孩子書中許多知識性的問題,像在考試一樣,這樣做反而會扼殺了孩子的閱讀興趣。

‧ 如何挑選圖畫書?
父母都希望為孩子選擇優質、有意義的圖書。但是不見得只有大人覺得意義深刻的書才是好書,能夠反映孩子生活經驗與感受的書籍,都很適合孩子閱讀。
目前坊間每年都有辦理「好書大家讀」的活動,為民眾評選出年度最佳兒童讀物,爸媽可以參考台北市立圖書館網頁,進入好書通報一項,那裡提供了豐富的相關資訊。

3. 甚麼是感覺統合?如何幫助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

‧ 所謂的感覺統合
學齡前孩子的大腦,可說是一部處理感覺的機器。在這段時期,小朋友都是直接藉由各種感覺,來認識自己的身體和他周遭的環境。所謂感覺統合,就是指大腦組織、整合感覺的訊息,為應付環境需求,做出適當反應的過程。

‧ 感覺統合的重要性及影響
嬰幼兒期的感覺統合發展十分重要,因為如果孩子的感覺統合失調,腦部感覺接收器及感覺神經通路就不能正確的接收外在環境的訊息,因而形成動作的遲緩或不協調、反應遲鈍,讓父母、老師、同學誤以為他們是故意搗蛋、不專心、或智能有障礙等,因此無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沒有自信,進而產生情緒困擾或行為問題,無法有效學習,甚至拒絕學習,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 感覺統合失調的徵狀
感覺統合失調可能的徵狀如下:平衡感差,易跌倒;不喜歡被碰觸,拒絕洗頭理髮;上課坐立不安,無法安靜坐著,喜歡發出怪聲;語音分辨不清,常聽錯字、聽錯意思或沒聽到別人說話;辨識物體形狀、大小或數字困難;不會玩拼圖、認字困難、方向感及距離感差。

‧ 如何幫助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
父母如果發現孩子出現一些感覺統合失調的徵狀,不要太過擔憂,有時孩子只是缺乏感覺的刺激,各地醫院皆有提供專業的診斷與協助,父母可帶孩子去進行檢查。
另外,感覺統合失調的診療,需透過專業職能治療師的診斷,不要輕易相信坊間其他非專業的判斷與治療,而成功的治療,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參與及配合。


4-5歲的孩子



■生理動作發展
‧ 可以在有障礙物的空間行動自如,左、右腳皆能單腳跳,可以雙腳交替上下樓梯。
‧ 能練習拍球,能伸手接球,會對準目標丟球、踢球。
‧ 能仿畫十字形和方形,連續剪出一條線,學會自己穿套頭衣服、扣扣子、拉上拉鍊,並練習刷牙、漱口、拿筷子,但有時仍需要成人協助。

■父母可以做的事…
‧ 孩子活力十足,騎單車、跳繩、玩球、跑步,都是很好的運動。
‧ 運動應適度,不要讓孩子太早接受密集且壓力大的訓練,如:參加競爭性的游泳比賽。
‧ 讓孩子幫忙做早餐、擦桌子、擺餐具,學習自己折疊衣服、被子,這些都可以為孩子帶來成就感。






幫忙做家事,是遊戲,也是運動
讓孩子幫忙做簡單的家事,不僅養成他的責任感與好習慣,對孩子而言,也是一種遊戲和運動,有助於他的發展與學習。
孩子可以做的家事很多,包括:收拾東西,把東西歸類排整齊,清洗個人的餐具杯子,清理桌面等。


■認知能力發展
‧ 對生活中的事物有基本的概念,如:有四個輪子,人可以坐在裡面的,會猜到是車子。
‧ 孩子喜歡發問,樂於自己實驗、操作新的想法,如:把肥皂當作小船。
‧ 孩子能指出物件的異同,注意到生活中人事物的改變,可以運用圖畫或其他方式做紀錄。

■父母可以做的事…

‧ 不要求孩子記憶、背誦知識,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學習觀察,鼓勵他提出問題。
‧ 讓孩子主動探索,如:觀察昆蟲、自己動手做昆蟲手偶,他自然會學到昆蟲的相關知識。
‧ 鼓勵孩子思考故事中發生的問題,讓孩子預測或改編故事的結局,激發孩子的想像力。







關掉電視,學習才開始
孩子一直盯著電視,沒有時間去發現、
觀察周遭的環境,也沒有機會主動去學習。
但是把電視關掉後要做些甚麼呢?


(1) 全家人一起坐下來讀一本書。
(2) 走出家門,到公園散步談天。
(3) 一起動手製作一道健康點心。
(4) 欣賞音樂,拿出望遠鏡觀星。





■語言溝通發展
‧ 能依大人的指示完成事情,可以安靜地聆聽,並且複述別人說的話。
‧ 喜歡聽故事,能簡短重複自己聽過的故事。會用完整的句子,描述自己的經驗和感受。
‧ 孩子會依照對話情境的不同,調整自己說話的內容和口氣,如:對老師說話時,比較有禮貌。

■父母可以做的事…
‧ 聆聽孩子描述學校發生的事件或經驗,雖然他說得未必完整,卻是重要的情感分享與練習口語表達的機會。
‧ 鼓勵孩子說故事,和他一起用圖畫或文字紀錄下來,將有助語文能力的發展。
‧ 教孩子成為有禮貌的人,如:跟公車司機說謝謝、與人問好,這些都是重要的社會語言。






你一句、我一句 玩故事接龍遊戲
有一種遊戲十分簡單,每個人都可以跟孩子玩,孩子一定會很喜歡跟你一起編故事。你一句、我一句,故事接龍真有趣。
「從前,有一隻小狗迷路了,在尋找主人。」
「小狗的主人不見了,他很傷心。」
「他到處問別人,有沒有看到他的主人。」
……



■社會情緒發展
‧ 孩子喜歡和朋友一起遊戲、合作,能和人分享共用物品,會幫忙友伴。
‧ 孩子能負責團體分配的簡單工作,會排隊和輪流,願意遵守團體遊戲的規則。
‧ 孩子能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察覺他人的情緒,給予安慰與關心。知道性別不會隨外表改變而變化。

■父母可以做的事…
‧ 若孩子天生害羞,父母可邀請他的同學到家中來玩,在安全熟悉的環境下,學習與朋友相處。
‧ 在家庭生活中,分派給孩子一份簡單的任務,如:每天幫忙擺碗筷,養成孩子的責任感。
‧ 和孩子玩扮演遊戲,有助他練習社交技巧,學習解決衝突,表達情感,認識人我的異同。






孩子的性好奇
孩子約在3到4歲前,已經知道自己的性別,而當孩子對男、女生的性別及生殖器官的差異產生好奇時,會提出很多問題,或喜歡偷看別人上廁所,玩弄自己的性器官等,你可以
(1) 以平常心,健康且坦白地回應孩子的性好奇。
(2) 幫孩子洗澡時,教他認識自己的性器官,學習如何清潔、保護自己的身體。
(3) 如發現孩子自慰,不要驚慌,可以跟他說:「你的手上有看不見的細菌,摸生殖器會生病,身體的器官要好好愛護,不能拿來當玩具。」



■ 爸媽的Q & A

1. 該如何跟情緒暴躁易怒的孩子溝通?
「小偉只要不如自己的意,就會大哭大鬧,在地上打滾,該怎麼跟這樣的孩子溝通?」
暴躁易怒的孩子,有時因為容易受挫折,面對不合自己心意的人事物,常有激烈的情緒反應。這樣的孩子,可能天生情緒反應就比較激烈,但還是可以透過合宜的教養方式,提升孩子對挫折的忍耐度,幫助孩子學習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情緒,用正向的方式處理情緒問題,與人溝通。

‧ 更好的溝通:同理心的語言
使用責罵或處罰,對孩子是沒有用的,孩子可能哭得更激烈,覺得自己很委屈。即使一時停止吵鬧,心中可能累積更多負面情緒,對生活周遭的人事物,更缺乏善意與信心。
如果父母學習對孩子使用同理心的語言,讓孩子感受到爸媽瞭解他的感受與難處,孩子可能變得更容易溝通。這樣,孩子可能學會如何適當地表達自己的需要與感受。當別人無法滿足他的需求時,他比較不會感到憤怒與生氣。

‧ 甚麼是同理心的語言?
孩子的情緒正處於激烈、無法控制時,建議父母可以蹲下來,平緩自己的情緒,試著用同理心的語言與孩子說話,如:「你現在很生氣。」
使用同理心的語言時,父母可以試著描述孩子的狀況,如:「你現在看起來很不舒服」、「你的表情好像很不高興」、「你覺得很難過」。
當成人有不同的反應,不是大聲叫罵,孩子可能會停下他無理取鬧的動作,想要與你說話。這時,你可以跟孩子有更多溝通的機會,記得先傾聽孩子的感受,不要急著解決問題,也不要責罵他。

2. 孩子有交友問題,該如何是好?
「孩子常抱怨同學不理他、不跟他玩或不跟他作好朋友。該如何處理呢?」

‧ 耐心傾聽孩子的困擾
父母最重要的就是先學習耐心地傾聽孩子遭遇到的困難,雖然孩子抱怨的事情可能大同小異,但他的情緒需要抒解及安慰,父母應該傾聽他的苦惱,給他一些鼓勵與建議,幫忙他想一些積極的方法挽回友誼,也可以藉機讓孩子學到一些社交相處的技巧。

‧ 積極的作法及建議
父母可以邀請幾個熟悉的孩子到家裡玩,示範如何與他人交往互動,帶孩子們一起玩簡單的遊戲,與其他家庭一起出遊活動,讓孩子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下,長時間與別的小朋友相處熟識,慢慢地就會玩在一起。
鼓勵孩子與別人分享玩具及點心,讓孩子帶玩具或點心到學校與同學分享。挑選跟友誼有關的繪本與孩子共讀,與天生害羞的孩子分享交朋友的經驗與方法,這些都是幫助孩子解決交友疑難的方法。

‧ 幫助不會交朋友的孩子
有些孩子不被其他孩子接納的原因,可能包括:服裝儀容不乾淨,喜歡說粗魯的話,搶同學的玩具,常推擠同學,破壞別人正進行的活動。這些孩子往往以為這樣做可以吸引大家的注意,不知道這樣是不適當的。

建議父母瞭解孩子的交友狀況後,從旁觀察孩子與別人的相處的情況,從其中找到問題的關鍵,幫助孩子學習尊重別人,瞭解正確的社交方式,在團體活動進行中,學習與他人互動、合作、分享,注意他人的需要,學會用正確有禮貌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需要。
幫助孩子轉變的過程是漫長的,父母也可以透過繪本童書跟孩子討論分享,在家庭關係的實踐中,以身作則,多瞭解孩子的想法與動機,孩子如有情緒上的問題,可以多使用同理心的方式,傾聽孩子的情緒及心聲,才能真正地幫助孩子。


5-6歲的孩子



■生理動作發展
‧ 孩子可以兩腳交互地跳繩。五歲半後,手腳可同時用力,進行全身性的活動,如:爬竿。
‧ 孩子會仿寫一些字、畫出三角形;能不在大人的協助下,分辨衣物的前後,自行穿好衣服褲子、綁好鞋帶,也可以流暢地使用剪刀。
‧ 甚至已能臨摹或憑想像畫出生活中常見的人事物,並把細節描繪出來,如:汽車。

■父母可以做的事…
‧ 多帶孩子到室外活動,如果孩子一直關在家裏,長時間從事室內靜態的運動,他大肌肉動作的協調性、運動技能將無法得到充分發展。
‧ 在安全的考量下,可以讓孩子去玩單槓、學習游泳,使孩子的動作反應更為統合、靈活。
‧ 讓孩子自行搭配衣服、褲子、鞋子,讓他參與更多的家庭事務,孩子會學到更多的生活技巧。






在家裡,也能學習
為孩子在家裡布置一個學習的環境,簡單的材料與工具,對孩子來說,都能創造出無限新鮮的樂趣與學習。你需要準備的東西如下:
你可以放一張小桌子,書櫃子上收藏合適孩子閱讀的書籍,抽屜裏放一些可以發揮創意的材料與工具,如:圖畫紙、色紙、黏土、彩色筆、蠟筆、剪刀、白膠、空瓶子等,大的抽屜可以放一些組合積木,或是益智遊戲。


■認知能力發展
‧ 孩子的思考逐漸由具體而抽象,慢慢建立了基本的時間與數字概念。
‧ 有些孩子能理解10以內的具體數字概念,知道早上、中午、晚上的時間順序。
‧ 能觀察與分辨自然生態的現象,對各種生物感到好奇。可在腦海中形成圖像,進行思考。

■父母可以做的事…
‧ 不要求孩子死記、書寫注音符號或數字,孩子應該從生活經驗中,慢慢地建立概念。
‧ 拓展孩子真實的生活經驗,帶孩子去爬山認識花草植物,進行觀察、分辨,學習新知識。
‧ 適時問孩子問題、教孩子如何使用新工具、鼓勵孩子用語言、圖畫或其他的媒介表達自己的想法等,這些都是增進孩子認知發展的好方法。






教孩子不無聊
孩子老是抱怨無聊,只好送孩子去上才藝課程,孩子不見得有興趣,學一下就不想學了,浪費錢也浪費時間,並不是最好的安排。
建議父母可以這麼做:
(1) 布置豐富的學習環境,如:書籍、各種簡單的材料、工具。
(2) 鼓勵孩子發明遊戲,研究玩具可以有怎樣不同的玩法、怎樣玩才好玩。
(3) 鼓勵孩子先有構想,再動手做做看,把構想做出來。



■語言溝通發展
‧ 可以安靜地對照畫冊,聽故事CD,聆聽更長的故事,熟練地組織吸收新的語言資訊。
‧ 聽完故事,能說出重要的情節,在團體討論時,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
‧ 孩子的語言發展逐漸成熟,能完整敘述自己經歷過的生活事件。

■父母可以做的事…
‧ 孩子下課回家後,與他討論學習的活動與經驗,幫助他組織吸收新的知識。
‧ 跟孩子一起朗讀童謠或故事,享受文章的韻律與故事內容,不要求他背誦。
‧ 鼓勵他發表自己的想法與意見,跟他溝通生活中的細節,分享彼此的感受。






親子溝通的小秘訣
(1) 公共場合及親友面前,不要無故責罵。
(2) 每次責罵或處罰前,先聽孩子怎麼說。
(3) 專心傾聽孩子說話,不要打斷或分心。
(4) 不要出現任何取笑孩子的言語或行為。
(5) 回應孩子說的話,接納他提出的想法。


■社會情緒發展
‧ 孩子可以遵循團體的遊戲規則,玩一些簡單的規則遊戲,如:撲克牌、彈珠比賽遊戲。
‧ 孩子群體間,常有小團體,出現「我和你同一國」的情況,喜歡和同伴分享秘密。
‧ 孩子的情緒平和,知道自己和別人不同,而且和父母是不一樣的個體,邁向心智的獨立。

■父母可以做的事…
‧ 如果孩子表現優良,你可以立即具體地鼓勵他:「你會自動幫忙收拾家裡,我很感動。」
‧ 傾聽孩子在人際上遇到的難題,不要批評取笑他的處境,給他一些鼓勵與建議。
‧ 父母要作好心理預備,孩子即將上小學,不再會常常黏著你並事事倚賴你。


 






幫助孩子學會分享
有些孩子不太喜歡與人分享,可能是天生的氣質使然,或是家裡的獨生子女,所以沒有分享的經驗,爸媽如何教會他們分享?
(1) 不要用強迫、命令及責罵的方式。
(2) 給他心理準備的時間,不要直接命令他把玩具或點心拿出來,分給其他孩子。
(3) 尊重地詢問他:「願不願意把東西跟別人一起分享?」不願意則不勉強。
(4) 跟他解釋跟別人交換、分享,可以交到好朋友一起玩,會更有樂趣。


■ 爸媽的Q & A
1. 我的孩子愛買東西,吵不停怎麼辦?
「小芸愛看廣告,甚麼都吵著要買,這實在不是一個好習慣,怎麼辦呢?」

‧ 教孩子如何「解讀」廣告
孩子不瞭解廣告的目的是為了鼓勵人們去購買他們的產品,也誤以為廣告的內容都是真的。有時,甚至分不清楚廣告和真正節目的差別,建議父母與孩子一起看電視時,可以多跟孩子討論,跟孩子說明哪些是廣告,解釋廣告的目的。
如:父母可以試著舉例,跟孩子說明許多飲料或玩具的廣告,都有可愛的代言人物,就是希望小朋友多多去購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比較看看,花大錢買了廣告促銷的飲料,不見得比其他的飲料好喝。

‧ 以身作則,示範良好的消費態度
如果孩子從小就學會要買名牌,認為東西包裝一定有卡通明星,那孩子長大後,恐怕樣樣都要使用名牌,消費習慣一旦養成,未來想改變很難。所以,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力行簡約的原則,不花多餘的錢購買不需要的東西,也不一定要用名牌商品。如此,才能以身作則,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從小就建立良好的消費態度。

‧ 幫助孩子建立對信用卡的正確概念
父母應告訴孩子,就算使用信用卡購買東西,事後還是要給錢,使用信用卡,容易讓人買了原本不需要的東西,應該盡量節制。這樣孩子才不會誤以為,使用信用卡就可以買東西、不必付錢。


2. 我的孩子輸不起,凡事想搶先,該怎麼教他?
「炫元動不動就生氣,排隊總是想搶第一,玩溜滑梯沒有搶到第一就哭了,跟同學玩遊戲輸了,就生氣,該怎麼幫助他呢?」
許多孩子因為是家中的獨生子女,大人處處都遷就他,結果孩子到了幼稚園上學,發現同年齡的同學不會讓他,他不能再事事搶第一,玩遊戲時,也不見得可以獲勝,因此大受挫折,以哭鬧發情緒。如此,該怎麼教他呢?

‧ 在家中也強調「團體生活」的基本禮儀及規範
許多父母認為孩子是上學之後,才進入團體生活。其實家庭生活也是團體生活的一種,如果孩子從小在家庭生活中,就學到團體中需要相互尊重、禮讓、輪流、分享的基本禮儀及規範,到了學校,自然就會禮讓別人,因此,建議父母不要過於寵愛孩子,養成凡事只想到自己,事事都要別人退讓他、護著他的個性。

‧ 多與孩子玩一些益智遊戲
玩益智類的遊戲,必須遵守輪流、公平競賽的規則,如果父母多與孩子玩五子棋、象棋、跳棋等棋類遊戲,或撲克牌的蓋棉被、抓烏龜、接龍遊戲以及大富翁等紙盒遊戲,會有助於孩子從中學到輪流的規則,且玩遊戲本來就有輸有嬴,孩子玩多了、看多了,自然會體認到「勝敗乃兵家常事」的道理,較能以平常心看待輸贏與成敗。

‧ 鼓勵孩子「再試一次」
在遊戲與生活中,當孩子面對自己的挫敗時,千萬不要嘲笑他的不行,這樣可能會更加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建議父母可以表現出:「沒關係!大不了再試一次!」的態度,鼓勵孩子以平常心面對自己的挫敗,失敗沒關係,更重要的是事後能仔細檢討挫敗的原因,針對原因作改善,努力再試一次!
爸媽也可跟孩子分享自己小時候曾經從失敗中站起來的一些經驗,讓他知道世界上所有獲勝的人,都曾有無法計數的失敗經驗,成功是從無數失敗經驗中長出的智慧果實。

3. 我家也有「小學新鮮人」,如何幫助他?
「國奕就快要上小學一年級了。在進入小學之前,我需要幫助他在哪些方面作好準備呢?」
孩子一旦上小學,需要適應長時間坐在椅子上聽講,並遵守班級的秩序。許多生活的規範都與幼稚園有很大的差異,如:沒有提供點心,要上一節接著一節的課程,上課不可以說話、吃東西、上廁所,有時還會考試,回家還要寫作業…孩子剛開始的確會覺得不適應。許多父母甚至比孩子還要緊張,以下幾項建議供父母參考:

‧ 以平常心看待
其實,父母可以平常心面對,唯有父母放心,孩子才能安心。只要父母願意與孩子一起抱持「兵來將檔、水來土掩」的態度,相信孩子一定可以順利走過這段幼小銜接的適應期。事實上,需多研究顯示,大部分小一的孩子,都能適應得很好,父母只需要在孩子上小學前,幫助孩子在生活上與心態上作一些調整就可以了。

‧ 調整孩子的生活作息
進入小學,生活作息得作全面調整,原本可能八點起床的孩子,現在七點就得起床,而且,還得精神飽滿地去上學,才能專心學習,所以孩子每天晚上九點一定要上床睡覺,才能有充足的睡眠。
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討論,訂出生活作息時間表,在前一天準備好上學用品,及出門要穿的衣服,這樣隔天早上就有充裕的時間吃早餐,可以減少孩子的緊張忙亂,不會在混亂與匆忙中上學。

‧ 跟孩子討論小學與幼稚園的異同
父母可先跟孩子聊聊小學的生活,說一些小學才會發生的活動及趣事,以及小學與幼稚園生活的不同點;告訴孩子:「你要上小學了,這表示你長大了,變厲害了,才可以上小學,接受更難的挑戰!」。同時,也可利用一些繪本與影片,跟孩子討論小學生活可能有的新經驗與學習,讓孩子一方面有預備,一方面也有期待。


‧ 一起拜訪小學校園
可在孩子上小學前,帶他參觀一下校園,包括:孩子最愛的操場、遊戲場以及未來一年級的教室,引發孩子對小學生活的嚮往與期待。

‧ 需要事先上正音班嗎?
有許多父母擔心孩子上小學,無法趕上一年級的進度,而考慮讓孩子先去上正音班。其實沒有太大必要!
在幼稚園的課程中,老師和孩子常常一起唸兒歌、說故事、閱讀不同形式的讀本,鼓勵孩子探索環境中的文字符號,孩子已經認識許多書面文字符號,如:數字、自己及好朋友的名字等等,只是未必直接教導注音符號的讀寫而已。
只要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發音標準、會正確地說出事物的名稱、並且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到小學再學注音符號或國字,其實並不困難。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有發音與表達上的問題,可先請教幼稚園老師的意見,並到醫院尋求專業的語言治療管道,才能有效地幫助孩子



乳腺疏通諮詢指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