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導寶寶完美翻身



 



如何引導寶寶完美翻身 


寶寶3個月了,這個時候的寶寶已經不滿足於整日盯著天花板的日子了,會開始出現擺動身體、翻轉身軀的動作,這就是寶寶開始主動認識世界的第一步。寶寶學會獨立翻身,不僅為了熟練水準,更為日後學爬打下基礎。媽媽該如何引導寶寶擁有一個完美翻身呢?


 


看準寶寶翻身信號


雖然寶寶翻身只是一下子的動作,可在這之前,絕大多數的寶寶在練習翻身時會發出各種想要翻身的信號。此時媽媽們要看準寶寶要翻身的信號,及時幫寶寶一把哦!


信號一:當寶寶趴著時,他能自覺並自如地擡起頭,而且頭到胸部都能夠擡起來。


這說明寶寶的頸部和背部肌肉已經很有力量了。如果媽媽把玩具舉到比寶寶視線更高一些的位置,他能隨之把頭擡高;如果媽媽趴下來和寶寶一起玩兒,他也會因此而喜歡趴著,這就說明,他離翻身不遠了。


 


信號二:寶寶仰臥的時候腳向上揚,或者總是擡起腳搖晃。


開始時寶寶不能很好地轉動腰,只是把腳搖來搖去想要翻動身體。這時,媽媽幫他推一下屁股,給他一把力,讓寶寶能體驗到翻過去的過程和樂趣。


 


信號三:寶寶總向一個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側躺著。


寶寶也許已經有了翻身的意識,只是還沒有掌握翻身動作的基本要領,或者這個方向對於他來說其實並不容易翻過去。媽媽可以輕輕牽著寶寶的胳膊,往他側身的方向拉他,並教他轉動腰部和屁股;也可以試著在另一個方向叫他,用玩具逗引他,讓他找到一個他最容易轉身的方向。


 


寶寶翻身慢鏡頭


寶寶在哪些機會下會主動開始學翻身呢?很多寶寶都是從遊戲中慢慢開始學會翻身的。比如寶寶在遊戲中試著抓住自己的腳丫,這時他要先擡起雙腳,於是身體的重心向上轉移,身體便容易往旁邊倒,進而讓寶寶發現這種方法,不僅可以輕鬆移動下半身,還可以探索自己的身體。但是寶寶無法一下子從仰姿翻成趴姿,必須循序漸進。


 


寶寶翻身動作分解


STEP1: 寶寶仰躺時,可能會被旁邊的玩具或有趣的事物吸引,會先轉過頭去盯著玩具。


STEP2: 寶寶的腳倒向一邊,此時寶寶的腰部會自然擡高扭轉向側邊。


STEP3: 接著腰部再跟著轉過去,他的手腕會試著撐住身體,尋求平衡感。


STEP4: 最後寶寶將整個上半身翻轉過去變成趴姿,但是一邊的手臂可能會被壓在胸下,不過這個時候,翻身行動已經基本上成功了。


溫馨提示:


一旦寶寶學會了翻身,體會到其中的樂趣,便會喜愛玩這種翻過來翻過去的遊戲。若寶寶仰躺著,看到媽媽手中拿著玩具,也會想要靠自己的力量翻身,然後伸手去抓玩具,這對他的體格和認知發育有好處,不過需注意的是,在寶寶翻轉身體的同時,家長要留意寶寶的兩隻手臂是否被壓在胸下,避免寶寶因為手臂被壓住不舒服而嚎啕大哭。


 


媽媽助寶寶一臂之力


當寶寶仰躺著並試著想翻身的時候,寶寶的臉部、手部都可以順利地轉向另一側,但是唯獨雙腳還不能輕易地聽從大腦的指揮,所以不能順利完成翻身動作。因此,建議媽媽此時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動作或道具,幫寶寶抓到學習翻身的竅門,快快學會翻身。


方法1 移動寶寶的雙腿


當寶寶學習翻身時,剛開始可能只有上半身能翻過去,下半身還無法完全跟上節奏,這時候媽媽可以稍微移動寶寶的雙腿,讓寶寶的兩腳成交叉的姿勢,這樣寶寶既能比較順利地翻身了。


方法2 扶住寶寶的肩膀和腿部


假使寶寶已經會從仰躺翻轉為側躺,但是仍無法順利翻成趴姿,或是無法翻回仰姿時,媽媽可以從寶寶的身後,扶住寶寶的肩膀和大腿,幫寶寶翻轉身體。需要注意的是,當寶寶從仰姿翻成趴姿時,可能會出現其中一隻手臂壓在胸下動彈不得的情形,這種狀況可能會讓寶寶感到不舒服而大哭,媽媽記得要幫寶寶挪好手臂的位置。等寶寶的漸漸長大,手臂的力量會逐漸強壯,這種情形自然就會改善了。


方法3 使用毛巾卷或小枕頭


除了直接幫寶寶翻身,媽媽也可以利用毛巾或小枕頭,墊在寶寶的背後,讓寶寶的身體保持有點側身的弧度,這樣也可以幫助寶寶順利翻轉身體。需要注意的是,家長利用這樣的方式時,視線一定不能離開寶寶。因為當寶寶尚未完全學會翻身(尚無法順利從趴姿翻成仰姿)時,發生危險的幾率相應也會多出很多,如寶寶的周圍擺放著毛巾、衣服或小枕頭時,家長要小心寶寶因為無法及時翻身,長時間將口鼻陷在毛巾中而意外窒息。


方法4 利用鮮艷、有聲音的玩具來誘導寶寶


當出生後34個月大時,寶寶的眼睛已經可以跟上緩緩移動的物體了,頭部也可以跟著轉動,整體視野擴大到180°。寶寶到了56個月大時,他除了可以看見較大的物體之外,也可以看到約手指大小等較細小的物品,對於手掌大小可握住的玩具、物品也會特別感興趣。


手部發展方面,已經具有初步的抓握能力,看見任何可以碰觸的物品,都想要伸手去摸一下,甚至因為好奇,凡是用手能抓得到的物品都往嘴裏放。視覺發展上,寶寶已經從剛出生時只對黑白兩色較敏感,到更喜歡鮮艷亮麗的色彩。加上此時寶寶已具備良好的頸部支撐力,當寶寶趴臥時,他的腦袋會高於地面的高度,看到自己周圍的世界,對距離感和立體感也能有簡單的初步概念。聽覺發展上,寶寶此時若聽到聲音,也會試著尋找聲音的來源。


當寶寶的發展到了這些程度時,媽媽就可以利用有鮮艷色彩、能發出聲響的玩具來吸引寶寶的注意,讓他試著伸手去抓,或吸引寶寶移動身體去碰觸玩具,這些做法都能達到幫助寶寶學習翻身的目的。


 


寶寶翻身安全問題


危險1 意外跌落的機會變多了


在寶寶學習翻身時,剛開始寶寶只會左右搖晃身體,利用瞬間的力量翻轉身體,這種力量不能持久,若當時寶寶是在床上、桌上或沙發上,只要家長一時沒有注意或暫時離開去開門、拿物品,寶寶一不小心就會翻落到沙發下或床下,不僅寶寶容易受到驚嚇,更可能因此而讓頭部受到撞擊。


在寶寶學翻身的階段,家長可以在沙發下或床邊放置一些軟墊,或是將寶寶床的安全護欄拉起來,避免寶寶因為意外掉落而受傷。對於活動力已大幅提升的寶寶來說,不要輕易讓寶寶離開自己的視線,這樣才能降低寶寶發生意外的幾率。


危險2 被夾傷、燙傷的機會變多了


這個時期的寶寶,因為體會到了自由移動的樂趣,以及探索世界的強烈好奇心,因此會相當熱衷於翻身移動。需要注意的是,為了不讓寶寶著涼,冬天家中多半會放置取暖設施,此時家長一定要注意讓寶寶遠離這類會發熱、發燙的電器,避免寶寶一翻身就被燙傷。另外,當媽媽拉起寶寶床的安全護欄時,也要特別注意寶寶的四肢是否可能被護欄的空隙卡住。


危險3 被尖銳物品刺傷的機會增多


當寶寶學會翻身後,寶寶可以接觸的世界更廣泛了,加上寶寶敏銳的觀察力、好奇心,寶寶會總想伸手去抓那些看得到的物品,寶寶的頭部或身體在翻身時容易被尖銳的物品刺傷。因此,為了避免寶寶觸碰到尖銳的危險物品,或拿起尖銳物品塞入口中,家長一定要將家中的尖銳物品(例如小剪刀、耳扒、原子筆、小發夾、鑰匙)、有危險性的物品(小瓶的化粧品、硬幣等)放在寶寶拿不到的高處或抽屜裏,避免寶寶因誤吞這些物品導致窒息等不好的後果,或被這些物品刺傷。


 


◎ 寶寶翻過身後又翻不回來了,可以幫他嗎?


A: 此時寶寶要是很無助,媽媽就幫幫他、抱抱他,把他翻過去也可以。如果他的胳膊拔不出來了,也可以幫他拔出來。不要讓他厭惡翻身,更不要讓他對翻身產生恐懼心理。媽媽幫他,是幫他建立信心,讓他知道努力就會有結果。


 


◎ 本來好像要翻身的,可最近又不翻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A:寶寶和我們一樣,也有新鮮感,有想做什麼和不想做什麼的時候。這時如果媽媽勉強他翻身,反而容易使他產生厭惡感。只要密切觀察寶寶的情緒和狀態,嘗試著幫他練習就可以了。


◎ 胖寶寶真的難翻身嗎?


A:因為胖寶寶身體沈,運動起來比較笨拙,可能寶寶覺得累,趴著很痛苦,所以,翻起身來顯得相對困難一些。但這不是什麼大問題,只是寶寶的一個小特點。媽媽千萬不要因為胖寶寶運動技能的遲滯而過分著急。


 


◎ 趴著睡覺的寶寶翻身晚嗎?


A:儘管有趴著睡覺的寶寶翻身晚的說法,但是關於寶寶趴著睡覺和翻身的關係目前尚無定論。趴著的姿勢最大的隱患就是容易窒息,所以當寶寶趴著的時候,即使不是在睡覺,也要注意把枕頭和被子等容易堵住鼻孔的東西拿開。如果只是為了讓寶寶早翻身,而讓他趴著睡覺,則完全沒有根據和必要。


 


◎ 寶寶已經5個多月了,已經學會了翻身。但令我頭痛的是他在睡覺時也經常翻身,並且口鼻朝下。這是正常的發育嗎?


A:這種情況很常見,也很正常。一般會翻身的寶寶不大會因口鼻堵住而窒息,因為當口鼻被堵時寶寶會感到不舒服,會自然地轉頭或翻身,只有當有外力壓住寶寶,如大人的身體壓住了寶寶或冬天被子壓住寶寶口鼻才會引起窒息,因此當媽媽的還是要注意照看,防止寶寶窒息。


 


◎ 寶寶只能往一個方向翻身,是不是有問題?


A:寶寶只向一個方向翻身,可能是因為自身的愛好和習慣,如果寶寶其他發育都正常,一般沒什麼問題。媽媽可以多在另一側逗引寶寶,讓他真正擴大視野。只要多加訓練,寶寶自然能向各個方向翻身。


 


◎ 翻身時間早晚和寶寶以後的運動神經發育有關係嗎?


A:翻身與寶寶將來運動功能和神經的發育在醫學上是有關係的,但對於“跑得快不快”等一般意義上的運動發展是無關的。有的寶寶翻身時間即使晚些,在上了中學後運動功能還會出類拔萃。媽媽不能只看翻身早晚這一個階段,而要看寶寶發育的全過程,用長遠的眼光看待寶寶動作的發展和腦力、智力的發育。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love-0406/article?mid=7605&prev=7606&l=a&fid=2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乳腺疏通諮詢指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