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日期:2009年12月21日
【明報專訊】先跟大家分享兩位媽媽的母乳餵哺經歷﹕
個案一
有母親以純母乳餵哺第二胎的五星期大兒子,因兒子半夜沒有醒來吃奶,所以沒有哺乳8小時,翌日乳房出現疼痛硬塊,兼且發熱發冷。第二天向家庭醫生求診,診斷為乳腺炎,開始口服抗生素和止痛藥。最初因怕痛而想停止餵哺,經醫生解釋和鼓勵終於繼續餵哺。為了爭取休息,她選擇躺在上餵哺。兩天後,熱退了,疼痛慢慢減退,乳房硬塊也漸漸縮小。完成10天的抗生素療程後便完全康復,兩星期後產假完畢上班,決定繼續餵哺母乳。
個案二
有母親以純母乳餵哺第一胎的三星期大女兒,因搬家事忙而沒有哺乳12小時,翌日乳房出現十分疼痛的硬塊,兼且有輕微發熱,經女兒吸吮後硬塊略為縮小,熱也退了。一星期後以為一切如常,雖然沒有發燒,但是疼痛硬塊仍在。她終於鼓起勇氣去看醫生。醫生檢查後懷疑乳腺炎變成膿腫,建議轉介往急症室作進一步檢查。最後診斷為乳房膿腫,需要入院數天接受治療。幸好膿腫範圍小,用針筒把膿抽出來便可。接受治療期間,醫生鼓勵她以正常的那邊乳房繼續餵哺和將奶從患膿腫的乳房中擠出。數星期後完全康復,決定繼續餵哺母乳。
停止餵哺令病情惡化
以上兩個個案的共通點是「餵哺相隔太久」。無論什麼原因,特別在最初幾個月,若未能在4小時內餵哺,便應該把奶擠出或泵出來,以防止乳汁滯留而患上乳腺炎。媽媽在餵哺母乳的首6個月期間,大約有3%至20%的機率患上乳腺炎,當中最常見發生在首6個星期內。在職婦女的產後假期大多只有6至8個星期,復工前的心理壓力也是引發乳管阻塞或乳腺炎的因素之一。其次要避免穿著太緊的胸圍和衣服,防止乳腺阻塞。
常常有人問﹕「我擔心細菌透過乳汁傳染給孩子,究竟患上乳腺炎應否繼續餵哺母乳呢?」大多數乳腺炎是由於乳汁滯留或乳管阻塞引起,所以要有效治療乳腺炎,就必須保持乳汁流通。初期的乳腺炎是無細菌感染,及早接受藥物治療,可防止發炎演變成膿腫,孩子是不會透過乳汁受到感染的。絕大部分的乳腺炎患者會完全治癒,其實乳腺炎變成膿腫的風險很低,大約只有3%。假如上面所說的個案二可及早求診,或許能避免膿腫積聚。不過她已算是不幸中之大幸,由於膿腫範圍小,最後不需動用手術來開患處放膿。
正常一邊乳房先餵助流通
由於患上乳腺炎時,乳汁會被堵塞,乳房的痛楚會減慢乳汁的流通,加上乳汁的鹽分較高,影響了寶寶吸吮乳房的意欲。先讓寶寶吸吮正常那邊乳房,當乳汁開始流通時,可即轉吃患乳腺炎的乳房。增加母嬰的肌膚接觸及當寶寶在半睡半醒時進行餵哺,也可吸引寶寶吸吮。若他真的暫時不願意吸吮,母親必須定時擠或泵奶以確保奶量充足。
服藥也可授乳 宜請教醫生
大部分醫治乳腺炎的藥物,只有很小量會滲入母乳中,一般來說,那分量也不會對嬰兒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大部分藥物對授乳的女士來說是安全的,但不宜自行服用藥物,建議先請教醫生。
以上兩個案的母親,雖患有乳腺炎,而且在過程中也曾有放棄哺乳的念頭,幸好她們都遇上擁有豐富醫學常識的醫護人員,並得到他們的支持和鼓勵,才可幫助她們跨過難關。
(此專欄隔周一刊出)
文﹕馮慧嫺醫生(生署家庭健康服務母乳餵哺工作小組成員,以母乳餵哺3名現年2歲至8歲的兒女)
留言列表